字词 | 诗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赋 诗赋辞赋名篇。唐代司空图作。《全唐文》见载。晋陆机《文赋》以赋论文,《诗赋》则以赋论诗。文章先写作诗者,须要冥思苦想,营造诗境:“研昏练爽,戛魂凄肌”,如此方可“神而不知,知而难状:挥之八垠,卷之万象”。而诗境理应壮阔雄奇:“放纵恣肆,涛怒震蹴,掀鳌倒鲸。 馋空擢壁,峥冰掷戟”。最后以“邻女自嬉,补袖而舞”与“鼠草丁丁,焮之则穴”为喻,说明造境之难,时或虽毕力以成而亦难无阙。文章说明作诗应有意蕴境界,而境界既可优美和平,但更应壮阔雄奇;而营造雄奇境界,殊为难事,诗家必得反复经营,方可有成。《诗赋》与《诗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篇用四言韵语句式,形式整饬,音韵和美。善用比喻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并融自身历练于文中,亲切感人。笔墨省净而事体毕备。 ☚ 性习相近远赋 诗有六义赋 ☛ 诗赋shī fù诗和赋。赋是古代韵文和散文综合的一种文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三七·843) 诗 诗诗(诗商;唐~;组~) 骚(~章;诗~;国~) 有声画 另见:创作 写诗 用辞 诗句 诗作 诗人 ☚ 诗 各种诗 ☛ 诗赋科举考试文体之一。即对应试者试以诗和赋。唐代始行之。详见“试帖诗”、“律赋”。 诗赋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唐代科举考试, 诗赋兼用, 诗与赋皆拘牵音韵,束缚韵调, 诗较赋之段落字句为少,其律尤为谨严。至于诗赋出题,唐初不一定都有出处,考官有时以己意立题,应试者若不明题意,可以向考官询问,称为上请,宋初犹然。至仁宗贞祐中始诏出题必在经史,禁止应试者上请题旨。后又推广可兼取古人诗句为题。神宗后试经义而废诗赋, 此后以迄于明,科场中不试诗赋,清初犹然,至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于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一首,此后童生试用五言六韵,生员岁考、科考及考试贡生与复试、朝考等均用五言八韵,官韵只限一字,为得某字,取用平声,诗内不许重字,遂为定制。出题必有出处,或用经史子集语或用前人诗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