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全大补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全大补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又名十全饮、十补汤。人参、肉桂 (去粗皮)、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大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不拘时服。功能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 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 一切病后,气不如旧; 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等症。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效果,能明显促进特殊性抗体生成。又具有抗癌活性。

十全大补汤powderful tonic decoction of ten drugs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肉桂、附子组成的汤剂。功效大补气血。主治气血双亏。症见食欲减退,精神倦怠,腰膝无力,舌淡,脉虚等。

十全大补汤 《和剂局方》卷五

【组方药物】 人参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川芎 地黄(洗,酒蒸,焙) 茯苓(焙) 白术(焙) 甘草(炙) 黄芪(去芦) 川当归(洗,去芦) 白芍药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锉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主要功效】 温补气血。
【适应病证】 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临床验证】 以本方治疗因应用利福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症11例,很快恢复正常,最快4天,最长14天,一般为7天。以本方辅助治疗子宫颈癌放疗患者21例。结果: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均少于未用本方组。以本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患者9例,能改善食欲和全身倦怠症状并使体重增加,促进体力恢复,并能控制抗癌药所致药疹、口腔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以本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结果:治愈23例,显效3例,无效1例。
【方义分析】 此为温补名方。方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芪、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芪和少佐温煦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著。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今已制成口服液,更便于服用。
【实验研究】 能增强各种免疫反应,尤其是荷瘤动物受损伤的免疫状态,使实验性感染动物的生存期得以延长。本方可增强小鼠的抗羊红细胞反应,并可减少丝裂霉素C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增强此药的抗白血病细胞毒作用,刺激免疫反应,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抗癌药顺铂的毒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不妨碍抗癌药的抗癌活性。本方对放射性损伤引起的造血机能障碍有促进其功能恢复作用,其机理是作用于干细胞C0期。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十全饮”(《和剂局方》卷一)、“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出自“成都同仁堂滋补餐厅方”。由党参、黄芪、白术、肉桂、熟地、川芎、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各30克,猪肉、猪肚各1000克,墨鱼150克,杂骨及鸡、鸭下足、猪皮适量,生姜100克。将以上药味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至沸,捞去浮沫,移至文火炖约2小时,将肉、墨鱼、鸡、鸭下足捞起切片,盛入碗中,注入药汤即成。此汤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血虚弱之人。老年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倦怠乏力、面黄消瘦,宜常服本汤,以大补气血,健身益寿。

☚ 药膳汤谱   双鞭壮阳汤 ☛

十全大补汤shíquándàbǔtāng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各等分。为粗末, 每服二钱, 加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水煎服。治气血不足, 虚劳喘嗽, 食少, 遗精, 脚膝无力, 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本方系四君子汤、四物汤加入黄芪、肉桂而成。《医垒元戎》将本方改为散剂,称为十全大补散。后世多改作丸剂,称为十全大补丸、十味补丸、大补丸等;亦或作膏剂,称为十全大补膏。方由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芪(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组成。上十味,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现用法
❶汤剂:用饮片,水煎服。
❷丸剂: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9克,一日二、三次。
❸膏剂:每次9~15克,一日二次,开水化服。功能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两虚所致的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 症见面色㿠白,头晕目眩,气短心悸,体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所治证属气血两虚而兼阳虚有寒所致。治当温补气血。方中四君子汤补中益气健脾;配合四物汤养血补肝;再加黄芪、肉桂助阳固卫。诸药合用,共奏温补气血之功。喻嘉言《医门法律》说:“按此方,合黄芪建中汤、四君子汤、四物汤三方,共得十味,合天地之成数,名曰十全大补,以治气血俱衰,阴阳并弱之候,诚足贵也。但肉桂之辛热,未可为君,审其肾虚腰腹痛,少用肉桂,若荣卫之虚,须少用桂枝调之,取为佐使可也。”本方主治气血两虚而见症偏于虚寒者,临床以面色㿠白,气短心悸,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弱或虚大无力为辨症要点。若气血两虚不寒者,可选用八珍汤。《世医得效方》用本方治虚劳发热,加北柴胡、地骨皮。治疮疡胃气虚弱,肿痛不消,或溃而不敛时,若气血不足,结肿未成脓者,宜加枳壳、香附、连翘,服之自消。本方如用作峻补剂,必须用大剂量作汤剂,才能取效;如用作平补剂,只需常用量,即可获效,亦可作膏剂或丸剂服用。本方虽为气血双补的强壮剂,但其性质偏于温热,若虚劳杂病,阴虚火旺者,则非所宜。
胃风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白术、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二钱,以水一大盏,入粟米百余粒,同煎至七分,去渣稍热空心服,小儿量力减之。功能益气补血,温中和胃。主治风寒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㽲痛,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
双和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白芍药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芪(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二两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服,忌生冷果子等物。功能调中益气,养血补虚。主治虚劳少力,四肢倦怠,寒热往来,行动喘乏,面色痿黄,或虚胀而不思食,或多食而不生肌肉,虚汗盗汗。

☚ 圣愈汤   人参养荣汤 ☛

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本方出自《东医寿世保元》,少阴人方剂,系八物君子汤加味而成。方由人参5g,黄芪5g,白术5g,当归5g,白芍5g,川芎5g,陈皮5g,白何首乌5g,官桂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2枚组成。每日二付,早晚水煎服。功能温补气血。主治少阴人虚劳诸疾。方中人参、黄芪、白何首乌补气,白术、陈皮健脾;当归、白芍、川芎壮脾内守,补气和血;肉桂、生姜、炙甘草、大枣温里散寒;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气,补血之功。本方在临床上亦能治中风瘫痪、斑疹、暴瘖、咳嗽、健忘、吐血、便血、病后失音、色伤失音、产后失音、眼病、耳聋、耳鸣、鼻渊、鼻痔、乳痛(正虚)、痔瘘、痈疽溃后、小儿五迟症等。

☚ 独参八物汤   香附子八物汤 ☛
000215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