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诗经·载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诗经·载驱

 


 载驱薄薄,① 车轮滚滚马奔腾,
 簟茀朱鞹。② 竹席车门红车篷。
 鲁道有荡,③ 鲁国大路多平坦,
 齐子发夕。 齐侯女儿夜起程。
 
 四骊济济,④ 四匹黑马美无比,
 垂辔濔濔。⑤ 鞍缰潇洒又飘逸。
 鲁道有荡, 鲁国大路多平坦,
 齐子岂弟。⑥ 齐侯女儿心欢喜。
 
 汶水汤汤,⑦ 汶河之水滚滚淌,
 行人彭彭。⑧ 熙熙攘攘人来往。
 鲁道有荡, 鲁国大路多平坦,
 齐子翱翔。 齐侯女儿正游逛。
 
 汶水滔滔, 汶河水呀浪滔滔,
 行人儦儦。⑨ 路上行人多如潮。
 鲁道有荡, 鲁国大路多平坦,
 齐子游敖。 齐侯女儿任逍遥。


 
 【注】 ①薄薄:疾驰声。②簟 (dian): 竹席。茀:(fu),车的后门。朱: 红漆。鞹(kuo) : 兽皮。③荡 (shang): 平坦。④骊:黑马。济济: 美貌。⑤濔濔(ni),柔软。⑥岂弟: 通“恺悌”,喜悦。 ⑦汤(shhang) 汤: 水大。 彭彭: 众多。⑨儦儦: 多貌。
 
 这也是一首齐人讽刺文姜与齐襄公幽会的诗。在《齐风》中,除此诗外,还有《南山》、《敝笱》两首也是揭露他们兄妹私通的丑事的。鲁桓公在位时两人就有乱伦关系。鲁桓公死,庄公即位,文姜更为放肆。这首诗写的就是鲁庄公时的情况。
 诗的第一章极力渲染齐子车驾华丽,行色匆匆,烘托出一种盛大、迫促的不平常气氛。文姜如此迫不及待、盛驾而出。这样一位尊贵显赫的太后,既用不着为国事劳碌,更不必为生计操心,什么事情使她峨冠而出,甘愿星夜奔波,受此风尘之劳呢?这里,设下一个悬念。诗人并未在第二章立刻揭穿第一章所设的谜,却按下话头,而将文姜那四匹黑色骏马刻意夸赞了一番,从而使主人公的高贵奢华又进一层,她的出行也就更为引人注目。可是她盛服载驱,心驰神飞,究竟要到何处去,仍是个未解之谜。
 诗的第三章终于道破: 原来,文姜是要赶到汶河畔那个齐鲁之交的城市里去会他的情人的。而这个情人,竟然是文姜的亲哥哥! 诗人故作延宕之笔,是为了烘托其行为之丑恶,正所谓“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第三章以“汶水汤汤,行人彭彭”起兴,将兄妹二人置于声势盛大的场境之中,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鲁道有荡,齐子翱翔”,光天化日之下,各有家室的兄妹大摇大摆、洋洋得意地淫狎于道。众目睽睽之下竟如此肆无忌惮,真是廉耻丧尽! 这两句以漫画般的手法,含蓄而简切,仅仅八个字便使二人无耻嘴脸暴露无遗。
 此诗在艺术上运用映衬手法。诗中所渲染的文姜车驾之华丽和兄妹二人肆无忌惮的丑行形成强烈对比,这一尖锐的反衬,加之第四章在第三章基础上反复陈述二人相狎于道的情景,使作品形象更加深刻、鲜明。熙熙攘攘的人群纵能淹没二人的肮脏行径,滔滔奔流的汶河水又怎洗刷得净他们肮脏的心灵呢?
 同《南山》、《敝笱》 一样,这首诗含蓄隐约,盖因文姜毕竟是鲁国太后而襄公毕竟是齐国国君。而它寓讽刺于尽情铺陈之中,使境随言出,而意寓言下,同样也收到了强烈的讽刺的艺术效果。

《诗经》·《载驱》全文、赏析和解读 - 诗经三百篇 - 可可诗词网

《诗经》·《载驱》

载驱薄薄,马车疾驰声隆隆,

簟茀朱鞹。竹帘低垂红皮蒙。

鲁道有荡,鲁国大道宽又平,

齐子发夕。文姜夜归急匆匆。

四骊济济,四匹黑马真雄壮,

垂辔沵沵。缰绳柔软上下晃。

鲁道有荡,鲁国大道宽又平,

齐子岂弟。文姜动身天刚亮。

汶水汤汤,汶水日夜哗哗淌,

行人彭彭。行人纷纷驻足望。

鲁道有荡,鲁国大道宽又平,

齐子翱翔。文姜回齐去游逛。

汶水滔滔,汶水日夜浪滔滔,

行人儦儦。行人纷纷驻足瞧。

鲁道有荡,鲁国大道宽又平,

齐子游敖。文姜回齐去游遨。

这也是一首讥刺齐襄公与文姜淫乱的诗。《毛诗序》说,齐襄公“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播其恶于万民焉”。从诗意看,我们以为讥刺的对象似乎是文姜更为确切。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以专刺文姜为主,不必牵涉襄公,而襄公之恶自不可掩。夫人之疾驱夕发以如齐者,果谁为乎?为襄公也。夫人为襄公而如齐,则刺夫人即以刺襄公,又何必如旧说‘公盛车服与文姜播淫于万民’而后谓之刺乎?”讲得很有道理。据《春秋》记载,文姜在鲁庄公二年(前692)、四年(前690)、五年(前689)、七年(前687)都曾与齐襄公相会,说明文姜在其夫鲁桓公死后仍不顾其子鲁庄公的颜面而与齐襄公保持不正当的关系,鲁庄公竟也无能加以制止,因此人们赋此诗加以讥刺。

本诗最引人注意的是用了许多二字字音相同的联绵形容词,如第一章用“薄薄”来描述在大路上疾驰的豪华马车,字里行间透露出那高踞在车厢里的主人公是那样地趾高气扬却又急切无耻。再加上第二章以“济济”形容四匹纯黑的骏马高大雄壮,以“沵沵”描写上下有节律地晃动着的柔韧缰绳,更衬托出乘车者的身份非同一般。三、四两章用河水的“汤汤”、“滔滔”与行人的“彭彭”、“儦儦”相呼应,借水之滔滔不绝说明大路上行人的熙熙攘攘,往来不断,他们都对文姜的马车驻足而观,侧目而视,从而反衬出文姜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这一系列的联绵词在烘托诗中人与物的形、神、声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另外,多用联绵词,对加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也有帮助,可起到便于人们反复咏叹吟诵的功能。

从诗的技巧上看,陈震《读诗识小录》的评析很有见地,他说:“(全诗)只就车说,只就人看车说,只就车中人说,露一‘发’字,而不说破发向何处,但以‘鲁道’、‘齐子’四字,在暗中埋针伏线,亦所谓《春秋》之法,微而显也。”因此,虽然此诗纯用赋体而没有比兴成分,却仍是婉而多讽,韵味浓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