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绸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绸缪绸缪束薪。① 柴枝捆得紧紧。 三星在天。② 抬头正见三星。 今夕何夕? 今晚是啥夜晚? 见此良人。③ 见着我的好人。 子兮子兮,④ 你呀你这新郎! 如此良人何!⑤ 把这好人儿怎么办啊! 绸缪束刍。 紧紧一把刍草。 三星在隅。⑥ 三星正对房角。 今夕何夕? 今晚是啥夜晚? 见此邂逅。⑦ 心爱人儿见着。 子兮子兮! 你呀你这新郎, 如此邂逅何! 把这心爱的怎么办啊! 绸缪束楚。 荆树条儿紧缠。 三星在户。⑧ 三星照在门前。 今夕何夕? 今晚是啥夜晚? 见此粲者。⑨ 和这美人相见, 子兮子兮! 你呀你这新郎! 如此粲者何! 把这美人儿怎么办啊! (据余冠英译文,有改动) 【注】 这诗三章复沓往返,语气热烈兴奋而一致,当属新郎乐新婚诗。祝婚诗有时借新婚夫妇语气出之,犹如闹新婚的人,往往用婚者语气戏弄。祝婚与乐婚在吉庆情调上有一定连带关系,所以这诗后来也有可能被排做祝婚的用场。 《诗经》写娶妻者,常常以析薪取兴。《齐风·南山》: “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 (能)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以斧喻媒,薪则喻新娘。 《小雅·车舝》:“陟彼高罔, 析其柞薪; 析其柞薪,其叶湑湑(xu)兮。”也是以湑然茂盛的柞薪,以兴“解我觏(遇) 尔 (新娘) 。”这诗三章以“绸缪束薪”、“束刍”、“束楚”起兴,用缠绕捆束打来的柴禾,以象征和新娘的结合。这位新郎面对漂亮的新娘,自然有“束薪”而且紧紧“绸缪”的幸福感。以今言之,就是“热烈地拥抱她吧”。这信手拈来之语,满带着激动的情绪。有人说“束薪”为炬,这是火把光下行婚礼,而把很重要的张口见喉咙的“绸缪”丢在一旁,情调淡薄多了。参星,有耀眼的三星连成一片,也称三星。当它出现在东方,正是季秋之日,黄昏之时。所以这“三星在天”于初民是为极准确的时间概念。而古俗以春秋为婚之常时,因而这句实也含佳日良辰之意。既然日子说得如此清晰,可是下面却忽然冒出“今夕何夕”一句,似乎竟然不知这是个什么日子。那“三星”明明在他的眼中映着喜庆的光芒,何以乍忽间变化如此,其因在下句“见此良人”。新娘漂亮极了,诗人觉得美不可言,喜不自胜,进而连这夜晚也觉得美不可言,简直一切都美,美到忘乎所以,神情恍惚而不能自已了,故有“何夕”的忘形之语。“何夕” 之疑,即对“今夕”美叹,美叹今昔,正是对新娘子的爱不自禁。因而“今夕何夕”语气里有一个美滋滋的“良人”在,这是极度兴奋之下的变态心理的逼真再现。古辞《越人歌》: “今夕何夕,得与搴舟水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杜甫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赠卫八处士》)一片嘉美。喟叹之情都可追源于此。“子兮”二句,为诗人既而自我呼唤之语,这是大喜后的反醒咀嚼,欢快后的悠悠欣悦,也是“喜之甚而自庆之词”。(《诗集传》) “如此良人何”犹如今日口语“好得没法收拾”之类,意即“简直不知把她怎么 ‘那个’了”。任何美的语言在这个时刻都会变得无能为力而退居次位,情感成了不系之舟。这二句曼声婉调分承上情欢语快的二句,一腔欢爱,自然动人。 二、三章的“三星在隅”、“在户”,表示由首章的初夜,到夜久,以至夜半。由“良人”而“邂逅”,而“粲者”,一语比一语更增加美不可言的分量,更为细致分明而富情感,体现这幸福的时刻延伸愈久,诗人自己情愈激,意愈浓。“粲者”意义的内含,读者自会以最美的形象去观照。其外延就是《洛神赋》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的描绘。这与章首和篇首的“绸缪”,这两个诗中最具描写性词,不然而然成为呢喃卿我的呼应之语。“粲者”本身的光彩照人和耀眼的三星之照应又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诗人的美叹、赞颂,欢欣、愉悦,爱慕、艳羡的热烈兴奋心性,充满新房,流溢在新婚之夜。 语言拙朴模糊和情感的显豁毕露反差性地融而为一,而呈现出此诗独特的色彩。无论是兴中的“薪”、天上的 “星”、还是自呼的 “子兮”,或象征、或烘托,或由己见人,都是在写新郎感受中的新娘。和 “见此良人”的直寻之语合起来,真是一句一个新娘,句句似都在说新娘美不可言。三章十八句合观,就是一首 “我真不知把这美人儿怎么办呀”的乐婚曲。 《诗经》·《绸缪》绸缪束薪,一把柴火扎得紧, 三星在天。天上三星亮晶晶。 今夕何夕?今夜究竟是哪夜? 见此良人。见这好人真欢欣。 子兮子兮,要问你啊要问你, 如此良人何?将这好人怎样亲? 绸缪束刍,一捆牧草扎得多, 三星在隅。东南三星正闪烁。 今夕何夕?今夜究竟是哪夜? 见此邂逅。遇这良辰真快活。 子兮子兮,要问你啊要问你, 如此邂逅何?拿这良辰怎么过? 绸缪束楚,一束荆条紧紧捆, 三星在户。天边三星照在门。 今夕何夕?今夜究竟是哪夜? 见此粲者。见这美人真兴奋。 子兮子兮,要问你啊要问你, 如此粲者何?将这美人怎样疼? 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我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东山》“烝在栗薪”;《车舝》“析其柞薪”、《白华》“樵彼桑薪”等皆是。郑玄云: 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诗集传》),“在户”则指“至夜半”(戴震《毛诗补传》)。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如《说苑》所载《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杜甫《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诗有一首题目就是《今夕行》,诗云“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足见诗圣对这无名诗人创造的诗句何等推崇,乃至一再效法。本诗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戴君恩《读诗臆评》说:“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牛运震《诗志》说:“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都是确有体会的灼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