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孤德棻其文学理论和美学观点主要见于他主编的《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中。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令孤德棻注重文学的教化作用,对齐梁以来的文风表示不满,评庾信说:“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同时,他又批评苏绰摹仿《尚书》、不要文采的做法,以为“虽属词有师古之美”但“矫枉非适时之用,故莫能常行焉。”他认为:“原夫文章之作,本乎情性,覃思则变化无方,形言则条流遂广。”作诗,应“以气为主,以文传意。”作为诗歌美学上的要求,他不仅主张创作要“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以便做到调远,旨深,理当,辞巧,而且还强调“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文创作达到“和而能壮,丽而能典,焕乎若五色之成章,纷乎犹八音之繁会”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