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有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有客有客有客, 客来了!客来了! 亦白其马。 驾乘白马多显眼。 有萋有且,① 随从的,衣着绚烂, 敦琢其旅。② 全是精选的良贤。 有客宿宿, 客住一宿又一宿, 有客信信。③ 索性再多住几天。 言授之絷, 快点拿出绳子来, 以絷其马。④ 去把他的马儿拴。 薄言追之, 送别时追攀车辕, 左右绥之:⑤ 祝勉的话儿说不完, 即有淫威, 客人您啊威仪不凡, 降福孔夷。⑥ 天定降福保您平安。 【注】 也许有人以为,古代的上层贵族,既然地位煊赫,崇于势利,其待客接友,未必能有多少真情。其实也不尽然。《周颂·有客》就是古代王公贵族接待宾客之诗。这首诗语言活泼,节奏轻快跳跃,展示了主人对客人的真诚情谊和美好祝愿。即便在今天读来,也还颇感亲切动人。全诗可分三章: 首章言迎客之喜悦; 二章言留客之殷切;三章言送客之情深——包括了接待宾客的完整过程。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此篇开头,便是对贵客驾临的喜悦呼告。车声辚辚,从远处传来,客人虽因距离较远还看不真切,那驾车的白马却早已见得分明。主人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仆役们自然也喜色浮动。“有客有客”,两语连写,欢快、跳跃,表现了主仆遥见贵客到来时互相传告的惊喜之情,极为传神。后句落墨于驾车之马,纯白一色,潇洒大方。贵客尚未露面,其车骑雍容的气派与华贵不俗的风度,已随着白马扑面而来。再看贵客的随员,更加令人赞叹: 衣着是花团锦簇,气宇亦轩昂不凡,那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啊! “有萋有且”两句,妙在依然不写贵客,而贵客的器宇、丰采,已在烘云托月中显现。这就是首章所述的“迎客”。诗面上写的是客,字里行间跳动着的,则是迎客主人的惊喜、赞叹与自豪之情。 久盼的贵客既已到来,刚才还沉浸在迎客喜悦中的主人,唯恐客人很快离去,此刻又急忙考虑“留客”之事了。故人相逢当然其乐无穷;主人的盛情,更使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客人由此住了一天又一天,“宿宿”,“信信”两组叠字,表现了客人停留时间之长,可不必拘泥“两夜”、“四夜”之数。但主人犹嫌太短,为留客人,他颇费苦心,这才引出了微妙的“言授之絷,以絷其马”两句: “快去拿绳子来,给我把马拴住,没了马,看他还怎么走?”主人舍客而就马,颇见其狡黠之态,然于此狡黠之中,却表现了一种古朴纯真的待客深情。 最后一章,写客人离去时主人送行,情感较为深沉。主人再热情好客,客人终究不能久留,当客人揖别之际,主人的心情又将是怎样依恋呢? “薄言追之”,前人训“追”为“送”,自然不错,但总觉得少了些意蕴。“送”之外,当亦有“追”之意,以见其送之远,别之难,显示出“送”中之“情”。“左右绥之”,抒写主人自己虽在为别离伤感,但作为送行者,又不忘抚慰客人安心登程。此中情景,愈加显得委婉动人。诗之结尾二句,本是古人祝福的套语,但放在这特定的环境之中,却表达了对远去客人的真诚美好的祝愿。这祝愿正如温馨的春风,伴随着客人远去; 亦如一声悠长的钟鸣,给全诗留下了缕缕余韵。那是挥手之间的惆怅,和惆怅中的绵绵思情呵…… 《诗经》·《有客》有客有客,有客远来到我家, 亦白其马。白色骏马身下跨。 有萋有且,随从人员众且多, 敦琢其旅。个个盛服来随驾。 有客宿宿,客人头夜宿宾馆, 有客信信。两夜三夜再住下。 言授之絷,真想取出绳索来, 以絷其马。留客拴住他的马。 薄言追之,客人告别我送行, 左右绥之。群臣一同慰劳他。 既有淫威,客人今已受厚待, 降福孔夷。老天赐福将更大。 《周颂·有客》,是宋微子来朝周,周王设宴饯行时所唱的乐歌。近人说诗,多主此说,可信。《毛诗序》云:“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此诗主旨,古今文说相同。盖谓微子来朝,助祭周之祖庙,周王于祖庙中礼见之也。诗作于周成王之时。 全诗一章,共十二句,可分三小节: 一节四句,言客之至;二节四句,言客之留;三节四句,言客之去。礼仪周到,言简而意赅。 今按: 微子名启,商纣王同母之庶兄,当殷之世,受封于微而爵为子,“微”为殷畿内国名。及武王克商,改封微子于宋。其时纣子武庚尚在,故微子不得为殷后,及武庚叛周,周公辅成王诛之,于是封微子于宋,进爵为公,命为殷后,以奉汤祀。微子朝周,周以客礼待之,诗称“有客”,盖以美微子,以示殷虽灭亡,汤祀不绝故也。 诗第一节首二句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写微子朝周时所乘的是白色之马。因宋为先代之后,于周为客,故不以臣礼待之,如古史所称舜受尧禅,待尧子丹朱以宾礼,称为“虞宾”,用意相同。殷人尚白,微子来朝乘白色之马,这也是不忘其先代的表现,这一细节,说明在周代受封之宋国,还能保持殷代制度,故微子来朝助祭于祖庙,谓之“周宾”可也。“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写微子来朝时,随从之众。“萋萋”、“且且”,形容众多,“敦琢”,意为雕琢,有选择美好之意,两句表明微子来朝时,其众多随从都是经过选择的品德无瑕的人。这一小节写得很庄重,写客人之来,从乘马、随从等具体情节来表现,以示客至之欢欣,可谓得体。 第二小节四句,写客人的停留。“有客宿宿,有客信信。”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叠用“宿宿信信”,表示住了好几天。客人停留多日,可见主人待客甚厚,礼遇甚隆。“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表明主人多方殷殷留客。诗句中“言”为语助词,诗经中常见,“授之絷”,意为给他绳索,“絷”是名词。下句“以絷其马”,是说用绳子拴住他的马,絷是动词。两句写留客之意甚坚,甚至想用绳索拴住客人的马。这和后来汉代陈遵留客,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的用意,极为相似。把客人的马用绳索拴住,不让他走,用笔之妙也恰到好处。 最后一小节四句写客人临去,主人为之饯行。其诗曰:“薄言追之,左右绥之。”“追”字,意为饯行,也可以解为追送。“薄言”,习用语助词。“左右”,指周王左右群臣。在饯行的过程中,周的群臣,也参加慰送,可见礼仪周到。下二句云:“既有淫威,降福孔夷”。“淫”有“大”意,“威”者德也。大德,含厚待之义。言微子朝周,既已受到大德的厚待,上天所降给他的福祉,也必然更大,以此作颂歌的结语,既以表示周代对殷商后裔的宽宏,亦以勉慰微子,安于“虞宾”之位,将来必能得到更多的礼遇也。 读此诗后,笔者窃有所感: 在中国历史上,汤伐桀,武王伐纣,皆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对于被灭亡的前代,并不断其禋祀。如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待以客礼。至成王时,武庚叛诛,微子进爵为公,以奉汤祀,与周并存者数百年,保留兴灭国、继绝世的古义。迨至炎汉以后,改朝换代时,对前代王室之子孙,多半杀尽灭绝,元之代宋,清之代明,杀戮尤为惨酷,幸免者寥寥。其得以免于诛戮,得有客礼相待者,仅有民国之于逊清,盖以政权既归民国,帝王专制不复存在,故满清得以保存其宗族,享受民国之福祉。至于其他朝代,当其兴也,诛夷前代之子孙,使无噍类;及其亡也,其子孙宗族,亦受他人之屠戮。故周世宗愿世世毋生帝王家,而明崇祯帝更有对爱女悲呼“若何为生我家”之痛也。读《有客》之诗,不禁为之兴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