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人参芍药汤
【方源】: 《脾胃论》卷下。 【异名】: 麻黄桂枝汤(《兰室秘藏》卷中)。 【组成】: 人参 麦门冬各三分 桂枝 当归身各五分 麻黄 炙甘草 白芍药 黄耆各一钱 五味子二个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以水三盏,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至一盏,去滓,临卧热服。 【主治】: 久患吐血,愈后复发;吐血外感寒邪,内虚蕴热。 【方论选录】: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手太阴药也。 桂枝补表虚,麻黄去外寒,黄耆实表益卫,甘草补脾,白芍安太阴,人参益元气而实表,麦冬保肺气,五味子安肺气,当归和血养血。盖取仲景麻黄汤与补剂各半服之。但凡虚人当服仲景方者,当以此为剂也。。【临证举例】: 吐血一贫士,病脾胃虚,与补药,愈后继居旷室,卧热坑而吐血数次。 予谓此人久虚弱,脐附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 因思仲景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