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家直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家直说 诗家直说见“四溟诗话”。 ☚ 四溟诗话 解颐新语 ☛ 《诗家直说》见《四溟诗话》。 诗家直说一名《四溟诗话》。诗论。明人谢榛(1495—1575)撰。四卷。榛有《四溟山人全集》已著录。此编系作者自拟书名,传钞中出现《四溟诗话》之别名。论诗继承严羽诗观,主张“以盛唐为法”,而又以“悟”为法唐途径。赞同诗人“易其貌,换其骨,而神存千古”,并以“悟”与“禅”联成一体。论者多持否定态度。然作者主张诗歌“情景交融”,为前人所未道。又针对诗坛拟古之风,倡诗歌“自然妙者为上”;针对诗坛谄媚作态、复古倒退状况、对诗人品格、才情风致及诗之讽谏作用多有论及,不无积极意义。书中对比韦应物、司空曙、白乐天三人以秋叶喻人老之句,已成名典。《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持论多套而无当,又多指谪唐人诗病而改定其字句”。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溟山人全集》本,《丛书集成》本等。名称或用“直说”,或用“诗话”。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校点本,一九八七年齐鲁书社出版李庆立、孙慎之《诗家直说笺注》,最为详备。 诗家直说二卷。明谢榛(1495—1575)撰。其生平详见 《四溟集》辞目。此书原载其 《四溟集》中,称 《诗家直说》。后别出单行,题 《诗家直说》,也题《四溟诗话》。谢榛论诗,亦有复古主张,但他已认识到本朝诗人学杜甫,“未免蹈袭”,“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成为创作之弊。他主张不限于学杜,“初唐、盛唐十二家诗集,并李、杜二家”“咸可为法”;除“夺盛唐律髓”外,亦应 “追建安古调”,取径较其他人宽广得多。谢榛重视“悟”在诗歌思维中的作用,对此论述颇多。他以 “悟”为作诗的关键,“非悟无以入其妙”。谢榛认为,“兴会神到”是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诗有天机,待时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在表现方面,他主张 “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谢榛将诗歌意象的创造,概括为情、景两个要素的融合,“作诗本乎情景”,“情景相融而成诗”。“景” 为客观景物,“情”为诗人感情,两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谢榛强调景 “不拘形胜”,“不宜逼真”,“妙在含糊”,即以表现情感为本。谢榛关于 “情”、“景”的论述,对明、清诗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谢氏急于求名,持论多夸张而少确切,甚至指摘唐人诗病,妄改字句、语言似乎高超,然而实则谬误。此书有 《历代诗话续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宛平校点本,均称《四溟诗话》。《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诗家直说》shi jia zhi shuoStraight Talk from a Poet→谢榛(Xie Zhe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