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诈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诈伪zhà wěi

欺诈。
(例)
❶金星啊,似他这等诈伪告扰,怎该容他!(八十三·1059·)
❷西方佛地,贤者,愚者,俱无诈伪。(九十六·1206·)

诈伪

诈伪

中国古代笑话。《东轩笔录》:“仁宗时,孙良孺为军巡判官,喜诈伪,能为朴野状。京师人多赁马出入,驭者先许其值,必问曰:“一去耶?却来耶?”苟乘以往来者,其价倍于一去也。良孺以贫不养马,每出必赁之。一日,将押辟囚弃市,而赁马以往,其驭问曰:“官人将何之?”良孺曰:“至法场头。”驭者曰:“一去耶?却来耶?”闻者骇笑。

☚ 初隐   诉冤 ☛
言行虚伪

言行虚伪

作伪 矫伪 言虚行伪
言语虚伪不实:语言诡谲
表里不一,为人虚伪、不坦诚:心口不一
缺乏诚意:寡诚
骄傲虚伪:骄假
 骄矜虚伪:矜假
浇薄虚伪:浇伪
欺骗虚伪:欺伪
巧诈虚伪:诈伪
狡诈虚伪:狡伪
奸诈虚伪:奸伪 慝伪
(不真实,不实在,做假:虚伪)

另见:虚假 表里不一 言行不一 不实的人 ︱真诚

☚ 虚伪   庇护 ☛

假冒

假冒

假(假充;假冲;假托) 冒(冒妄;虚冒;伪冒;打脱冒) 诡(诡冒) 伪托 谬滥
假冒某种名义:附名 托名 依托
假冒别人的名义:冒名 顶名
 假冒和盗用别人的名号(行事):假名窃号
假冒熟识:诈熟
假托,假冒:假借
 假借某种名义来做事:当幌子
弄虚作假,伪装假冒:诈伪
(冒充或以假充真:假冒)

另见:诈伪 诈骗 欺骗

☚ 假冒   假托 ☛

诈伪

诈伪

诈谖 讹伪
昏昧诈伪:暗伪
虚浮诈伪:华伪
 浮薄诈伪:浇讹 浇诈
 轻佻诈伪:轻巧
阴险诈伪:阴巧
 奸险诈伪:险妄
蛊惑诈伪:蛊伪
谄媚诈伪:谄伪
刁滑诈伪:猾伪
凶恶诈伪:凶伪
(用虚假的一套来骗人:诈伪)

☚ 欺诈   骗取 ☛

诈伪zhà wěi

欺诈,欺骗。《韩非子·有度》:“止~~,莫如刑。”

诈伪

欺诈和伪造。诈是说假话以骗人;伪是用假事物以骗人。《左传》襄公四年:“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是关于诈伪的最早记载。诈伪罪规定在“贼律”里,三国魏律开始从秦汉《贼律》中分出《诈伪律》,历两晋、南朝皆为《诈伪律》,北齐律改诈欺,北周复为诈伪,隋唐沿之不改。明律将诈伪列入刑律篇,作为一门,而将《唐律·诈伪律》其它内容,按其性质分别列入《吏律·公式门》和《职制门》,《刑律·人命门》和《断狱门》,《户律·户役门》以及《礼律》等篇。清律亦同。

诈伪

❶唐律12篇篇名之一。关于诈冒伪造的规定。计1卷,27条。其中有关规定秦汉律中列入从贼律,三国魏律从秦汉贼律中分出。晋分为诈伪、水火、毁亡。宋、齐、梁定为诈伪,北齐改诈欺,北周恢复诈伪,隋唐沿袭未改。明律将诈伪列入刑律篇,作为一门,而将唐律诈伪篇其他内容按性质分别列入吏律公式门和职制门,刑律人命门和断狱门,户役户役门及礼律等篇。清律亦同。
❷中国古代的类罪名。按《唐律疏议》解释“既名诈伪,应以诈事在先,以御宝事重,遂以伪造八宝为首”。包括伪造印信、公文书以及伪证、欺诈等方面的具体犯罪。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