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魏文帝辱于禁为“不君”于禁是魏之宿将,曾为元帅。建安二十四年(219)南郡之战,败兵折将,自身乞降,为孙权所得。黄初二年(221),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问罪之师,免得两面受敌,向魏讨好,表示投降,并送还于禁。于禁见魏文帝,非常伤感。魏文帝对他表面上劝勉一番,任为安远将军,令其拜谒曹操陵;而使人预先在陵屋内画了于禁降伏之状。于禁见之,惭愧发病而死。 司马光对此论曰:于禁将兵,败而降敌,被遣返回来。魏文帝对他“废”、“杀”都是可以的,而采取“辱”的办法,乃 “不君”行为。所谓“不君”,就是没有为君之道。以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来衡量于禁和魏文帝,那就可这样看,于禁降敌为不忠,故可废、杀;魏文帝对于禁,可以按礼法处之以刑,而不当采取侮辱人格的手段。不按礼法办事之君,谓之“不君”。于此可见封建专制时代,“不君”虽多,然终不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