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义和团研究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义和团研究会 研究义和团运动史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 宗旨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贯彻双百方针,促进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力量的壮大,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科学作出贡献。联络地点设在山东大学历史系。该会出版物为不定期内刊《义和团研究会通讯》(早期为《义和团研究会会刊》)。 1980年11月在济南召开的义和团运动史学术会上,在与会中外学者的倡议和推动下,于会议结束时成立了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并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了理事会。 第一届理事会有理事58人。推举丁名楠为理事长,徐绪典为副理事长,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3日至18日在山东省威海市举行。本次会议总结了前两年的工作,修改了章程,改选了理事会。第二届理事会有理事28人,选举丁名楠为理事长,徐绪典为副会长。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是结合1986年5月6日至10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一起进行的。会议总结了研究会前三年的工作,修改了章程,改选了理事会。 第三届理事会有理事25人,推举前任理事长丁名楠为名誉会长,李文海为会长。第三届理事会还决议将教案史,特别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史纳入义和团运动史研究领域,并为此增补4名理事。 1988年7月28日至8月1日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等单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联合举办了义和团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一次理事扩大会,它就义和团运动史(包括教案史)的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入和如何开好1990年纪念义和团运动90周年学术讨论会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第三届理事会期间,本会还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了安徽绩溪的“十九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1987年9月20日至24日)和贵阳的“第三届近代中国教案学术讨论会”(1989年11月20日至25日),推动了义和团运动与教案关系的深入研究。1990年10月7日至11日,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等单位在济南联合举办了“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产生的第四届理事会于1991年1月至3月以通讯投票的形式揭晓,当选理事33人。经过民主协商,推举丁名楠为名誉会长,李文海为会长,路遥、陈振江为副会长。 李德征为秘书长。截至1992年4月,本会共选编出版论文集4部,分别为1980年济南会议论文集《义和团运动史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2年)、建国以来义和团运动研究论文集《义和团运动史论文选》(中华书局,1984年)、1986年天津会议论文集《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和1990年济南国际会议论文集《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2年)。 同期还编辑出版《会刊》11期、《通讯》16期。 这些刊物及时反映国内外有关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状况和学术活动的消息及动态,对重要著作进行评介,注重论文、资料的翻译和发掘,并刊登开展研究工作的各种建议和设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欢迎和瞩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