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Equipment Failure
设备降低或丧失规定的功能。故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异常振动、腐蚀、磨损、渗漏、裂纹、异常声响、异常温度、松弛、劣化、老化、脱落等。按日本设备维修协会1980年抽样调查资料整理,各类故障形式所占比例如表8-9所示。
表8-9 单位:%
| 故障模式 | 运转设备 | 静止设备 | 故障模式 | 运转设备 | 静止设备 |
| 异常振动 | 30.4 | - | 油质劣化 | 3 | 3.6 |
| 磨损 | 19.8 | 7.3 | 材质劣化 | 2.5 | 5.8 |
| 异常声响 | 11.4 | - | 松弛 | 3.3 | 1.5 |
| 腐蚀 | 2.5 | 32.1 | 异常温度 | 2.1 | 2.2 |
| 渗漏 | 2.5 | 10.2 | 堵塞 | - | 3.7 |
| 裂纹 | 8.4 | 18.3 | 剥离 | 1.7 | 2.9 |
| 疲劳 | 7.6 | 5.8 | 其他 | 4 | 4.4 |
| 绝缘老化 | 0.8 | 2.2 | 合计 | 100 | 100 |
按故障的发生特点,可划分为渐发性故障和突发性故障。
渐发性故障:有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测试与监控预测到的故障。故障发生概率与设备使用时间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生概率越大。如零件磨损、腐蚀、疲劳、蠕变、老化等。
突发性故障:事先无明显征兆,亦无发展过程,难以测试或监控的随机故障。发生故障的概率与使用时间无关。如润滑油突然中断,过载而引起零件断裂等。这类故障多发生在初期使用阶段,往往由于设计、制造、装配及材质等缺陷而造成,也可由违章作业、调整失误等原因所致。由于事先无明显征兆,过程短,往往猝不及防,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这类故障要特别注意,不允许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故障分类法还有:按故障部位分;按故障程度分;按故障发生或发现的时间分;按故障发生的频度分;按对生产的影响分;按造成故障的责任单位、责任者分,等等。各单位可视自己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