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论斩马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论斩马谡

 孙吴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2]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3]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4]
 (《诸葛亮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本文写于建兴六年(201)。本文反映出诸葛亮为恢复中原,匡复汉室,法制严明地治理军队的态度。马谡(190—228)三国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字幼常。初从刘备克蜀,任越巂太守。以好论军事为诸葛亮所重。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攻魏,他被任为前锋,违反节制,大败于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下狱死;一说为诸葛亮所杀。
 [2]孙吴:应指孙武。春秋末兵家。字长卿。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二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主张改革图强,战略战术思想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著作有《孙子兵法》。孙吴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
 [3]扬干:即杨干。晋悼公弟,行为不法,魏绛戮其仆以示惩罚。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初任中军司马,后任新军之佐,旋迁下军之将。曾力主与戎和好,为晋悼公采纳,使晋领地得以扩展。
 [4]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中,战乱不止,如果再废除法制,怎能去征讨敌人呢?何用讨贼邪,《诸葛孔明全集》作“何用讨贼耶”。
论斩马谡

论斩马谡

三国蜀诸葛亮作。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攻魏,出兵祁山。前锋马谡在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战斗中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命令,导致攻魏的失败。为了严明法纪,诸葛亮斩了马谡。参军蒋琬认为,天下未定便杀有能力的将领,是很可惜的。诸葛亮便作了此答复。他以历史事例说明,只有“用法明”,才能克敌制胜。在“四海分裂”的情况下,只有坚持以法治军,才能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此文反映了诸葛亮对严明军队法纪的认识。诸葛亮把以法治军与实现统一革新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并清醒地看到它对统一事业的重要作用。

☚ 羊叔子   军令十五则 ☛
000062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