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志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志行1920—1983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许志行(1902—1983)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迁居海宁(今属浙江)。本姓潘,名祖圣,或作祖生、德方。高小肄业,曾为浙江嘉兴、上海闵行酱园和长沙五金玻璃店学徒。1921 年入毛泽东所办湖南一师附小成人失学补习班,次年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在湖南一师附小高级部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地委第三支部委员。次年当选杭州学生联合会筹备会书记,任青年团杭州地委委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 年参加五卅运动,任共青团杭州分校特别支部宣传干事。后加入中国国民党,任浙江省各县市党部联席会议干事,反对西山会议派,被学校除名。次年赴广州,经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毛泽东荐任中宣部交通局助理员、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机要秘书,兼中共支部书记。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上海、浙江进行地下工作。次年组织海宁武装暴动失败后脱离共产党,任教于福建厦门集美中学、广东汕头友联中学。1930 年去河北定县任铁路员工子弟小学校长,1934 年转入平民教育促进会附设的平民文学部,编辑通俗文艺丛书。次年任教于浙江省立温州中学,1936 年被捕,获释后任上海晨光书店、开明书店编辑,与郑振铎、许杰、周予同合编《初中教本国文》,并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1941 年任浙江天目山后方游击区中学教务主任。抗战胜利后曾任《浙江日报》编辑、上海民立中学国文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教于上海格致中学、上海外国语学院。1956 年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写作教研组主任、副教授。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前奏曲》及短篇小说集《孤坟》等。 许志行 许志行1902.5.17—1983.10.11原名潘德方。笔名志行。江苏吴县人。7岁随父母迁居浙江海宁。后因家庭变故入赘许家。14岁被送外地当学徒,因不堪奴役多次出逃。在武汉幸遇毛泽东并受其资助,于1920年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小的成年失学补习班读书。后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应毛泽东函召。赴广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交通局助理。同年随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迁至武汉。“七一五”事件后流亡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以后在厦门集美中学、汕头友联中学、定县铁路员工子弟小学、温州第十中学任教。1936年在上海晨光书店、开明书店任职。同年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嗣后在上海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建国后在上海外语学院、上海师院任副教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22年11月在《新浙江·学园》发表第一篇小说《离湘的一日》。1924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期间,受俞平伯鼓励,在校刊和《小说月报》发表小说《孤坟》、《被弃的》、《师弟》、《一个青年》等。1929年在亚东图书馆出版小说集《孤坟》。1935年,小说《师弟》被茅盾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抗战期间,在开明书店《文学集林》和世界书局大时代文艺丛书《十人集》发表短篇小说《扬州梦》、《油瓶》等。 ☚ 许兴凯 许指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