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记jì

❶受、挨、被义。《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王粲登楼》剧二:“汝等将咱厮窥害,(有一天我)把恁(您,你们也)掳掠到中军帐门外。两个跋扈襄阳~剑材,那时节才识长安少年客。”《元曲选》《王粲登楼》作:“吃剑才。”《广韵声系》,记,见声志韵;吃,见声迄韵,两字音近,故可通用,“记”即“吃”也。吃有挨、受义。“记剑材”即“挨剑材”,犹今所云“该死的东西”,亦即今吴语所谓“杀坯”,在四川人所谓“砍脑壳的”。戏曲中常见之“吃敲才”一语,义与之近。同上剧三:“紫泥宣诏到都堂内,八辅相都言称职。整朝纲、薄赋敛,省刑罚。新号令四海传檄,~骤迁东汉三公位。”郑校:“记字待校,疑是衍文。”按此“记”当仍通“吃”,为被、接受义,言王粲因为政绩卓著而被朝廷提升到高位。

❷通“寄”,暂存。《孤本元明杂剧》《暗度陈仓》楔子:“既然有大王的言语,兀那樊哙,你且~头在项。” “寄头在项”乃戏曲中所经见的一种诙谐的说法,例如《舞时牌》剧三:“且饶这遭,寄头在项。”《六十种曲》《寻亲记》剧九:“(末)员外心慈,你见他不要苦。(丑)我把这苦寄在这里。(末)苦怎么寄得?(丑)~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此乃插科打诨之双关语。

读音j·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居吏切,去,志韵。
❶记住;记忆。
❷记载;登记;记录。
❸记号;标识。

上一条: 下一条:

记jī

标志,记号。例:二次来不认识他家了,只要记住他家有什么特殊的标志、~号,就可找到他家了。
❍ 到森林里去,要做~号,就可~示住回来的路,不然就会迷失方向的。
《水浒全传》四十八:“他如今都把白杨树斫伐去了,将何为记?”《汉语大字典》:“记,标志,记号。”

身体上胎生的印记。

记tɕi44

印记,皮肤上先天所留的一片其他颜色的印痕: 这娃一切都好,就是脸上有一块~。

〔ji〕 1. janb: ~得。 janbdaot.2.guab:我~得他的相貌。welguabdaotwudnangdxangb.3.gib:~工分。gibgongdfend.
记得〔ji·de〕janbdaot.
记工〔jigong〕gibgongd.
记挂〔jigua〕guabqanb.
记号〔jihao〕jidbeal:做一个~。zhanxadlebjidbeal.
记录〔jilu〕giblul.
记性〔ji·xing〕gibsend.
记忆〔jiyi〕jidjanb.
记载〔jizai〕jidjanb.
记住〔jizhu〕jidjanb.

ㄐㄧˋ1429用于动作的次数,相当于「下」。吴语。上海〖〗。拨伊吃~耳光‖阿桂跳下车来,敲了两~门。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拨倪敲仔一~小小里格竹杠。浙江杭州〖〗。他狠狠地敲了我两~脑袋。浙江青田〖〗。记挂;惦念。吴语。浙江黄岩。回想;回忆。吴语。江苏苏州。《九尾龟》第三二回:「大小姐,耐~~看。像煞昨日仔大阿姐来借仔两只戒指。」一会儿。吴语。浙江温岭〖〗。你先慨,我伊等~再慨你先去罢,我们等一会儿再去。

记ji

一种记叙性文体。如《核舟记》。

记記jì

❶记录
 △ 速~。
❷在脑子里保留印象
 △ 牢~。
❸记号
 △ 标~。
❹记载事物的书或文章
 △ 日~|《登泰山~》。
❺姓。

记jì


❶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取︱~仇︱~诵︱切~︱牢~︱谨~︱铭(ming)~︱惦~︱忘~︱失~︱~忆犹新︱博闻强~。
❷把事物写下来:~录︱~述︱~叙︱~载︱~事︱~名︱~分︱~帐︱~功︱~过︱登~︱摘~︱速~︱手~︱浮~。
❸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日~︱笔~︱游~︱摘~︱传(zhuan)~︱杂~︱札~︱侧~︱后~︱手~︱簿~。
❹标志:~号︱标~︱暗~。
❺印章:图~︱戳~︱钤(qian)~。
❻皮肤上天生的深色斑:黑~。
○书~((一)党、团等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二)办理文书及缮写工作的人员)。

记jì

❶ 在脑子里保留印象:记仇│死记硬背。
❷ 记录,记载:记过│记录在案。
❸ 标志:记号│标记│戳记。
❹ 皮肤上与生俱来的深色的斑:胎记。
❺ 记录、描写、记载事物的书、册、文章或文学作品:簿记│杂记│散记│大事记。
❻ 量词,表示某些动作的次数:一记耳光│一记怒射。
❼ 姓。

注疏体式之一。指对经文的疏记、阐释。如《礼记》就是对《礼经》的阐释。

记ji

记仇 记得 记分 记功 记挂 记过 记号 记恨 记录 记名 记取 记认 记事 记述 记诵 记性 记叙 记忆 记载 记账记者 记住 暗记 碑记 笔记 标记 表记 簿记 侧记 场记 登记 惦记 挂记 后记 徽记 牢记 铭记 抢记 切记 日记 散记识记 手记 书记 随记 胎记 题记 印记 游记 杂记 摘记 传记 追记 记分册 记录本 记录片 记事本 记叙文 记忆力 记者站 破记录 无记名 大事记 翻身记 记功忘过 记录在案 记忆犹新 一记耳光 据实记载 博闻强记 永远铭记 新闻记者协会

记ji

❶对事物的印象保存不忘:前辈的教诲我一定好好~住|当时的情景有些~不清了|凶手的面貌特征当事人~得清清楚楚。
❷把事物记载、记录下来:我在小本子上~了几个要点|老师讲得太快,有些同学没~下来|大学期间~的学习笔记保存至今。

记jì

❶把印象保留在脑子里:既这么说,我查旧帐去,此时却~不得。(五五·1288)我这会子跑了来,到也不为饮酒,到有一件正紧事,奶奶好歹~在心里,疼顾我些罢。(十六·329)
❷把事项、事情写下来: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今日之事。(十七—十八·390)到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有纸笔~。(七六·1878)
❸指约定的暗号,标记:小丫头们只要听凤姐儿的笑话,便悄悄的和女先儿说明,以咳嗽为~。(五四·1277)


记jì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印 > 朱記 > 記
記  jì

即朱記。

记jì

旧时北京古书店善成堂货价暗码,谓数目七。参“善、成、财、源、广、东、记、事、业、长”条。

古代散文的一种样式。《尚书·禹贡》记述九州的山川土宜,为记体之滥觞。两汉魏晋虽代有作者,如扬雄有《蜀记》,但沿《禹贡》之遗意,陶渊明有《桃花源记》,但乃叙《桃花源诗》的本事并和《桃花源诗》密不可分,体制尚未成熟。故萧统《文选》不列其类,刘勰《文心雕龙》不著其说。至唐,随古文运动的兴起和胜利,记才成为古代散文中之一体。明·王应麟《辞学指南》:“记者,记事之文。”但韩愈之记,微载议论,柳宗元之记,颇多描写。至宋,范仲淹之记岳阳楼,欧阳修之记醉翁亭,更假记事以抒情; 王安石之记游褒禅山,张耒之记进学斋,更借记事以说理。记虽以记事为主,写法却灵活多变。

☚ 颂   记叙文 ☛

记;忘

○记jì

(动)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性|~得|~不清|~生字|~不起来了|死~硬背|好好~住|很容易~的事|牢~在心|他没有~错。

●忘wàng

(动)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得一干二净|念念不~|喝水不~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不了|难~的一天|好了疮疤~了疼。

忘←→记wàng ← → jì

忘:不记得。
记:记忆,将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例】 人们出神地伸了脖子听着,兴奋地微笑着看着朱大江,把什么都忘了。(雪克: 《战斗的青春》) 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益稷》)

记jì

〖动词〗
一、记得,记住,对旧事的印象(1)。《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的时间,是在明熹宗天启七年三月十五日。
二、记载,记述(15)。《太史公自序》:《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尚书》记载先王的事迹,所以擅长讲明政治。《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重修岳阳楼这件事。《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我因此记载下这件事。
三、指镌刻,题词刻字纪念(3)。《愚溪诗序》: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因此,我写了《八愚》诗,镌刻在溪旁的石头上。《游褒禅山记》: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洞的下边平坦开阔,有一股泉水从它的旁边流出来,在那里刻词纪念的游人很多。《游褒禅山记》: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可是观察洞的两旁,到过这里而且题字留念的人已经不多。


记jì

〖名词〗
一、古时的一种公文,约同于现在的布告、通知等一类的东西(1)。《冯煖客孟尝君》:后孟尝君出记。——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布告。
二、记载事物的文章(8)。《凌虚台记》: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就把这意思告诉他的从事苏轼,而且要求写篇文章作为记。《凌虚台记》: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已经把这意见向陈公申说,回去就写了这篇记。《报刘一丈书》:臣不敏,奉旨撰记。——我很不聪敏,奉圣旨撰写这篇记。
三、记诵,记忆(2)。《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在闲暇居住时,自己更加刻苦,努力记诵和阅读书籍。《尊经阁记》:习训诂,传记诵。——专学古文词句的解释,追求记忆和背诵。

记jì

❶ 记忆,记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四十三年,望中犹~,烽火扬州路。”张溥《五人墓碑记》:“予犹~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❷ 记载,记述。范仲淹《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所遭。”
❸ 文体的一种,以记事、记游为主。如陶潜《桃花源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张溥《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
❹ 通告,文告。《战国策·齐策四》:“后孟尝君出~,问门下诸客。”
❺ 印章。《宋史·职官志七》:“正其名,请铸铜~给之。”

*記ji

BCC7
❶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不忘:~忆/~性/~诵/牢~/惦~/忘~/切~/铭~在心/博闻强~。
❷把事物写下来:~录/~载/~叙/登~/~大功/~笔记。
❸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日~/散~/游~/杂~/札~/摘~/速~。
❹标志,符号:~号/表~/标~/印~/暗~。
❺印章:戳~/钤~/图~。
❻皮肤上生来就有的斑:脸上有块黑~。
❼量词。次:打了一~耳光/一~劲射,球应声破门。
❽姓。

标志

标志

标(标识;标记;指~) 记(记认;道记;暗~) 识 帜 旗 物(~色) 幖 准则 揭櫫 表揭号名 徽记 徽识
记号,标志:号(~衣;牌~;信~;暗~) 表识 表帜 标帜
标志和符号:标号
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会标 会徽
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徽(校~)
军队的标志:军徽
代表商品的标志:商标
冒牌商标:戤牌
黄颜色的标志:黄章
交通的标志:路标 路碑 陆标
分界的标志:界标
贵官的标志:贵职
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隼旗 隼旟
国家的标志:国徽
显示国家形象的标志:邦表
革命的标志:红旗
历史进程中可作为阶段的标志:里程碑
树立的标志:
特别的标志:特征
不同的标志:异表
(表明特征的记号:标志)

另见:标志物

☚ 标记、信号   符号 ☛

公文

公文

牍(文牍;公牍;剡牍) 牒(牒文;牒案;牒牍;章~;通~;军~) 札(札子;札书) 方板 公函 公事 刀笔 简书 书檄 朱墨 言事 手本
公文草稿:文稿
旧时的一种公文:移(移文) 记(奏~;牒~) 牌(~文;行~) 禀(~帖;~文;~示;章~) 申(~文;~请)
文书,公文:文移 文劄
朝廷的公文:台检
朝廷中的简便公文:札子 札文
部颁的公文:部咨
上司的公文:宪件
命令下级的公文:饬令
上司批复的公文:宪批
呈报的公文:状牒
清代的官书:牒呈
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应书
旧时用于同级官署的一种公文:咨(咨文)
零星少量的公文信函:只简片削
累积的公文:积牍
(机关相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公文)

另见:机关 政府 联系 文书

☚ 公文   各种用途的公文 ☛

皮肤

皮肤

皮(~毛;~表;脸~) 肤 肌
皮肤的表里:肤革
人体的皮肤:革(肌~充盈)
皮肉的薄膜:
皮肤的深层:真皮
皮肤以内:皮下(~出血)
皮肤破裂:绽(肉绽)
皮肤干燥裂开:燥裂
皮肤受冻裂开:皴(皴裂;皴皵;手~)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龟(龟裂;~手)皲(皲裂;皲坼;手~)
手足皮肤因摩擦而生的硬皮:茧(老茧;脚~) 趼(趼子;老趼) 胝(胼胝;肐胝儿) 跰胝 膙子(手起~)
由于久行,足上磨出厚厚的硬皮:累茧累趼
皮肤上长有颜色的新生物:痣(蓝~)
黑色的痣:黡(黶子;黶记;黑黶) 黬黑子 黑痣
凸起的痣:痦子
皮肤上有颜色的印子:斑(雀~;黄褐~)
出生就有的深色斑痕:记(胎记)
老年人皮肤上长的黑斑:寿斑
疮口或伤口留下的痕迹:疤(伤疤;大~)瘢(瘢痕)
疮伤愈合留下的痕迹:疮疤
皮肤上生成或突起的硬块:子(青春~;热肺~) 疙瘩
伤口或疮口的块状物:痂(~皮) 疮壳
皮肤上起的小疙瘩:癗 疱(脓~)
受冷或惊恐而起的疙瘩:银粟 鸡皮疙瘩
皮肤上的一种突头状物:疣 瘊(~子)
皮肤丰满:丰颀
脸颊或肌肤丰满:丰盈
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体无完肤 体无完皮

另见:肌肉 肌理 纹路

☚ 皮肤   肌肤 ☛

印章

印章

印(印记;印篆;印识;钤印;大~;钢~;王~;~把子) 章(章子;图章) 龟(龟印;龟章) 戳(戳子;戳记;图戳;邮~) 记(朱~) 斗纽 斗箕
印章的一种:图记
个人的图章:私章 私印
皇帝的图章:玺(玉玺;御玺;国玺;印玺;琮玺) 宝(宝绶;宝玺;御宝) 鉩 龙图
放在陵墓中,制有帝王谥号的玺印:谥宝
政府机关的印章:公章
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印信
印章,公章:戳儿
盖在文书契券末尾的印信:钤尾
封缄的印信:封玺
作为凭信的印:信印
长条形的印章:条章
篆体印章:篆记 篆章
光辉的印章:辉章

另见:打上 绶带 身份 职务

☚ 印章   官印 ☛

记载1

记载1

记 纪(载纪) 载录 载列 述载
记载姓名:记名
记载德政:载德
记载功勋:勒勋 策勋 策功
记载怪异的事:志怪 志异
分类记载典章制度:类事
缀集记载:缀识
编撰记载:纂录
纂集记载:纂记
编集记载:撰录
按顺序排列或记载:鼠尾
逐一记载:开载
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名标青史 名垂青史 垂名青史 垂名史册 垂名竹帛 名书竹帛
 建立战功,名垂青史:勒铭燕然 燕然勒功 燕然勒铭
 功勋卓著,名垂青史:名列云台
评论记载:评识
叙写记载:谱注
记载清楚:注明 载明
 详细注明:详注
 详尽载明:该载
事迹显著,值得用文字记载:班班可纪
事迹非常显著,值得用文字记载:赫赫可纪
特别地、浓墨重彩地加以记载或宣传:大书特书
多方收集,完备记载:兼收备载
写文章或记载历史不隐讳,不夸大,真实地反映:秉笔直书
敢于秉笔直书,如实记载:董狐直笔 直笔董狐 董狐之笔
错误地记载:诖注 谬牍
(把事情写下来:记载)

另见:记录 事情

☚ 记功   排列 ☛

各种用途的文章

各种用途的文章

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论文
记事的文章:记(笔~;日~;游~;案~) 略(史~;事~) 注(起居~) 录
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铭诔
记载典制的文章:典志
评论的文章:评(书~;社~;影~;漫~;竖~)
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策论 论策
批评、议论的文章:评论
简短的评论:短论
诘难批驳的文章:难驳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说明文
考试所写的文章:试文
科举考试时作为示范的文章:程文
科举考试时考场上写的诗文:闱艺
规劝告诫的文章:诫(女~)
劝人行善好施的文章:阴骘文
古代一种告诫性的文章:
悼念死者的文章:

☚ 各种文章   各种程度的文章 ☛

记录1

记录1

记(注记;署记) 纪 录(录记;著录) 载
用笔记录:笔录 铅摘 鈆摘
用簿册记录:簿记 记识
用曲谱记录:谱次
照人口授记录:笔授
按事物系统、次序记录:谱次
有听到的就记录:有闻必录
事后补充记录:追记 补记 补录
 补记缺漏:拾遗
 追记补写:追录
论说记录:论撰 论撰
采集记录:采录 采甄 撮录
 广泛收集记录:兼收并录
整理记录:记疏
查考记录:案纪
 稽考记录:考述
亲手记录:手记
表彰记录:旌录
暗中记录:默籍
如实记录:直笔
详细记录:备录
记录清楚:记清
记录并禀报:记谘
 记录并上奏:记奏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记录)

另见:记述 记载 事情 所说的话

☚ 记录1   记录内容 ☛

事情、行动量

事情、行动量

表示事情量:件(一~小事) 点(两~意见) 起(几~案子) 桩 宗(一~心事) 码 折(一~趣事) 则眼(看一~) 种(各~迹象) 回(两~事) 重 屡屡(~不尽)
用于分条项的事情量:项(八~注意) 则 注(一~买卖)
表示反复再现的事情量:次(初~;再~) 度(再~公演)
表示事情过程的段落量:阵(一~风)
表示事情经过的量:场(一~透雨;血战一~)
表示行动量:记(一~耳光) 通(擂鼓三~) 把(帮他一~)
动作的全过程量:遍(数~;看一~) 巡(数~;酒过三~) 阵(一~掌声)
一遍又一遍:再三
三遍:三复
一个来回行动的量:转(走一~) 来回

☚ 物量   个体物量 ☛

记忆

记忆

记(记识;忆记;心~) 省(省记;省录) 识念 忆念 忆识
记忆力很好:默识成诵
记忆力强:强记 強记 硬记
非常聪明,记忆力很强:卓荦强识
(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记忆)

另见:能力 认识 牵挂 印象 记忆力记住 忘记

☚ 记忆   印象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记記jì

居吏切,去志。
❶牢记;记住。《书·益稷》:“侯以明之,挞以~之。”
❷记录;记载。《汉书·艺文志》:“左史~言,右史~事。”
❸书牍;札子。《汉书·张敞传》:“受~,考事。”
❹文体的一种。《文心雕龙·书记》:“~之言志,进己志也。”
❺印章,印信。《宋史·舆服志》:“长官曰印,僚属曰~。”

记jì

❶把印象保留在头脑里。如:记忆,记性,记得。
❷记录,登记。如:记功,记过,记工,记账。
❸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常用作书名、文章名)。如: 日记,笔记。
❹标志,符号。如:标记,暗记。
❺皮肤上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块。如:黑记,红记。

文体名。古人将以“记”名篇的文章称为“杂记体”。杂记内容复杂,有的记人叙事,有的记物状景。写法上灵活多样,有的主记叙议论,有的尚描写抒情。今人一般将古代的“记”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台阁名胜记是指古人在修筑亭台、楼观以及观览某处名胜古迹时写下的文章。内容一般是记叙或修葺的过程、历史沿革,以及抒发作者对历史的或现实的感慨。这类文章记事往往只是缘由,重点在于发挥议论,抒发怀抱,因而常常以写景状物形象生动,情味隽永深厚取胜。著名作品有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山水游记是指模山范水的记游文章。它以描写山川胜景、自然风光,表现自然美为其内容和艺术特征。开山之作是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宋代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作品。明代的“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张岱以及清代的姚鼐等人也有不少山水游记的佳作传世。书画杂物记是指专为记述书画和其他一些器物而题写的文章。一般是记述该书画的内容、物体的形状以及其形制或艺术特点,流传的情况等。有的则借题发挥,抒情述志或阐述自己的艺术见解。此类文章除以“记”名篇外,有时也署“序某”、“某序”或“书某画后”等。如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韩愈的《画记》,宋代苏轼的《书蒲永升画后》、《刘敞的《先秦古器记》,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等是此类记文中的名篇。人事杂记是指专以记人叙事为内容的文章。多以“记”名篇,少数标为“志”。著名作品有唐代刘禹锡的《救沉志》、宋代曾巩的《越州赵公救灾记》、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及清代方苞的《狱中杂记》、全祖望的《梅花岭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

☚ 序记   游记 ☛

记(記)jì

Ⅰ  ❶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remember;bear in mind;commit to memory: ~ 不清 cannot recall exactly;remember only vaguely;~ 错了 remember wrongly;
死 ~ 硬背 learn by rote;
我将牢 ~ 你的忠告。 I'll bear your advice in mind. 我们要 ~ 住这个教训。 We must keep this lesson in mind.
❷ (记录;记载;登记) write [jot,take] down;record: 把结果 ~下来 record the results;~ 笔记 take notes;~ 日记 keep a diary;~ 下地址 write down the address;~ 下电话号码 jot down the telephone number;~ 在笔记本上 write it down in a notebook Ⅱ ❶ (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 notes;record: 大事 ~ a chronicle of events;
游 ~ travel notes
❷ (标志;符号) mark;sign: 暗 ~ 儿 secret mark
❸ (皮肤上生下来就有的深色的斑) birthmark: 他左腿有块 ~。 There is a birthmark on his left leg. Ⅲ  [方] (用于动作的次数) slap: 一 ~ 耳光 a slap in the face
◆记步器 steps-teller;
记仇 bear grudges;harbour bitter resentment;
记得 remember;recall;call back to mind;keep in memory;
记发器 {电} register;
记法 symbolism;notation;designation;
记分 keep the score;record the points (in a game);register a student's marks;record workpoints; 记分牌 scoreboard;score indicator;
记工 record workpoints (earned by a commune member);
记功 cite sb. for meritorious service;record a merit;
记挂 [方] be concerned about;keep thinking about;miss; 记过 record a demerit;
记号 mark;sign;tick;designation;symbolism;marking;sentinel;notation;{计} character;spot mark;token;
记恨 bear grudges;
记[纪]录 take notes;keep the minutes;record;write down;log;enter;read-in;minutes;notes;record;record;notetaker;recorder;
记录笔 recorder pen;recording pen;recording stylus;register pen;
记录带 recording strip;recording tape;
记[纪]录片 documentary film;documentary;
记录器 describer;documentor;enregistor;inscriber;logger;recorder;recorder apparatus;register;transcriptor;
记录在案 be put on rccord;be a matter of record;go [place] on record;
记录针 recording needle;stylos;stylus;
记录纸 log sheet;record paper;record sheet;recording paper;
记录装置 recording device;recording equipment;recording medium;recording system;recording unit;grapher;register;recorder;
记名 put down one's name (on a check,etc. to indicate responsibility or claim);sign;
记名式背书 special endorement;
记名式单据 special negotiable instrument;
记谱法 {音} musical notation;
记起 recall;recollect;
记取 remember;bear in mind;
记圈卡 lap scoring card;
记圈员 lap scorer;
记人之过,忘人之恩 remember every (little) fault somebody may have and forget even a great mercy done by him;
记入 {计} inscription;write;log;post;
记时 timing;time indices;
记实戏剧 docudrama;
记实小说 document novel;
记事 keep a record of events;make a memorandum;account;record of events;chronicles;
记事调用卡片 agendum call card;
记事儿 (of a child) begin to remember things;
记述 record and narrate;give an account of;
记数法 {数} number scale;scale of notation;system of notation;system of numeration;notation;
记数机构 counter mechanism;
记数器 register;
记数系统 notation system;numeration system;number representation system;
记诵 (默记背诵;熟读) commit to memory and be able to recite;learn by heart;
记算单位 unit of account;
记性 memory;
记叙 narrate;
记压器 pressure-recorder;pressure register;
记忆 remember;recall;memory;{自} storage;
记忆力 the faculty of memory;memory;
记忆犹新 be still fresh [green] in one's memory [mind;memories];be still very much alive in one's memory;be still vivid in one's memory;
记载 put down in writing;record record;account;
记账 keep accounts;keep books;billing;tale;charge to an account;enter an item in an account;
记者 reporter;correspondent;newsman;journalist;
记者招待会 press conference;
记者证 press card; 记住 remember;learn by heart;bear in mind;commit to memory

记ji

records; memorandum

即《晋书·载记》。旧题唐李世民撰,实诸学者编撰。三十卷。叙西晋灭亡前后在华北和四方所立诸王国历史。凡前赵三卷;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各四卷;成汉、后燕、南燕各二卷;南凉、北凉、后凉、夏各一卷;西秦、北燕合为一卷。(汉人张轨的前凉,李暠的西凉在列传)。这一体列,既承认晋为正统,又承认了各国独立的合法性。为研究五胡十六国兴灭变迁的极宝贵史料。

记jì


❷ 死硬背

❹ 博闻强|不可胜|多闻强

记記jì

(5画)

【提示】讠, 2画, 是一笔,不是一横折、一提两笔。右边是己,不要错写成已或巳; 已,只能单用,不作为部件构成其他合体字。

*记(記)jì

5画 言部 
(1) 把听到的或发生的事写下来,登录: ~载|~录|~述|~过一次。
(2) 对事物的印象存留在脑子里,不丢失(与“忘”相对): ~忆|牢~不忘|读了三遍,还是~不住。
(3) 记载事物的书或文章: 游~|笔~|日~|《史~》。
(4) 标志;符号: ~号|标~|戳~。
(5) 皮肤上天生的色斑: 胎~|朱砂~。
(6) 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常与“一”连用: 一~耳光。

记記jì

春秋以来的形声字。从讠(言),己声。把事物写下来。如:记录|记账|记载。现代词如:记者。转为名词,指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如:日记|大事记。又指记号,标志。如:记号|戳记|以蓝色为记。又引申为记忆,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如:牢记|记忆。

记記★繁◎常★常


jì記,形声,从言,己声,本义为记录,引申为记忆、记住、记载事物的文字、符号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记”。
【辨析】
❶记/纪 见175页“纪”。
❷记/载/志 见530页“载”。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