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观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观风guān fēng

观察民俗民风。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重为长裾客,佐彼观风臣。李白《陈情赠友人》: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观风guān fēng

观景。
(例)那林子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妖精。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里观风去了。(二十八·362·)

观风

观风

古代诗学概念,在古代文论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意为通过诗歌等文艺作品可以体察、了解民事、民情和风俗面貌。孔子以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中“观”指诗具有帮助认识民间风俗之用,即郑玄所谓:“观风俗之盛衰。”这一观念在当时及以后有极大影响。古时诗乐合一,由乐观风往往亦即由诗观风,《左传》记载吴公子季札观乐,知晓各国风尚即是此一体现;《吕氏春秋》中也说:“观其音而知其俗也。”古时有所谓采诗之官的说法,即收集民间歌谣以观察民间情事,它既是“观风”观念的基础,又有力地加强了观风观念的流衍。《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班固《汉书·艺文志》以为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也。”“观风”除了其观“风俗”的一面,往往还包含了观世运、观国家兴衰的一面,即班固所谓“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季札观乐中也包含了这一意思。《吕氏春秋》也说:“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这一方面后代渐趋突出,许多诗人或文论家谈“观风”都是在讲国家世运的消长。唐元结《舂陵行》反映了社会动乱,自述其作诗宗旨:“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诗。”宋李觏《上李舍人书》:“欲观国者,观文可也。”邵雍《观诗吟》:“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元赵孟頫论诗“可以观民风,可以观世道”(《薛昂夫诗集序》)。明王祎:“词翰细事耳,于此不亦可观世变乎?”(《书徐文贞公诗后》)许学夷一方面讲“诗文与风俗相为盛衰”,另一方面又讲它“与国运同其盛衰”(《诗源辨体》)。清洪亮吉:“诗虽小道,然实足以觇国家气运之衰旺。”(《北江诗话》)而《尚书·舜典》、《毛诗序》以下论“诗言志”,指人的主体性而言,所以“观风”还可以理解为观人的风尚品性。唐柳冕:“古者陈诗以观人风。君子之风,仁义是也;小人之风,邪佞是也。”(《答杨中丞论文书》)这说明了观风概念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 观   厚 ☛
观风

观风

即把风。指在外为人观看动静,随时通报。例第十三回: “等你过那边去,我这里与你两个观风……。”

☚ 啜哄   悌己 ☛

观风

谓天子出巡体察民情。唐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诗: “问俗兆人阜,观风五教宣。”
●《礼记·王制》: “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周代礼制,帝王巡守诸侯国,听取民歌以考察政令得失和民间风俗,称为观风。

观风

(一) 古时君主遣采诗官至民间采集歌谣,了解观察民间风俗及对时政的反映。《礼记·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唐太宗时曾设视风俗使。清代雍正中,置观风整俗使,至各地巡视,了解时政民风。
(二) 清代学政及地方官初至任上,命题考试士子,亦称“观风”。

观风guānfēng

❶ 〈名〉 观看比赛、演出时的风气。
❷ 〈动〉 观察形势、动向,以相机行事。
❸ 〈动〉 观察风色,以便迎合。

观风guānfēng

❶ 〈名〉观看比赛、演出时的风气。
 ◇ 他们或静静观看,或热烈鼓掌,表现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观风”。(人民日报.1981.6.6)
 ◇ 但是,不成熟的球迷群体和不文明、不理智的观风会直接贻害体育竞技的健康发展,却是毫无疑义的。(人民日报.1996.11.11) 
❷ 〈动〉观察形势、动向。
 ◇ 如果是为了安抚大家,“不在外面乱说”,以便坐而观风。(人民日报.1980.11.18)
 ◇ 党组织应当随时把握社会文化心理和群众思想脉搏,观风于“青苹之末”,分析它,辨别它。(人民日报.1988.8.23) 
❸ 〈动〉观察风色,以便迎合。
 ◇ 调查研究切忌迎合、观风,切不能染上“乡愿”作风,明哲保身,不分是非,怕得罪人。(人民日报.1993.7.12)
 ◇ 调查研究切忌迎合、观风,切忌不分是非、明哲保身。(人民日报.1999.6.11)

赏景

赏景

玩物
观赏月亮:玩月 赏月 弄月(玩风~;拈花~;追风~)
 赏玩、吟咏风月美景:弄月吟风
 饮酒赏月:饮月
观赏自然景色:听风听水
 观赏风光:观风
 观赏风景:凭眺
 观赏春景:赏春
 观赏幽景:玩幽
 观赏园景:窥园
赏玩春天的景色:问柳寻花
观赏美景:阅胜 览景 抚景
 观赏优美的风景:览胜 观赏胜景
观赏秀丽景色:揽胜 揽秀 洗眼
 乘舟寻幽揽胜:访舟
 凭栏揽胜:凭揽
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
(观赏景物:赏景)

☚ 观赏   欣赏 ☛

察看情况

察看情况

看候
察看政治:视政
察看监狱:阅狱
察看时机:观风
察看机会:相机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谛分审布

☚ 查看   察看方式 ☛

观风

科举考试用语。清制,各省学政及地方长官到任时,要对所属儒学、书院的学生进行命题考试,以了解士习民风。乾隆《象山县志·学校》:“台使者及两司宪使有试,谓之观风。”民国《重修宣汉县志·教育》:“观风者,则本县正署,任官初下车,必一举行者也。”李绂《穆堂别稿》卷四十六:“本部院奉命之初……拟即亟行观风,值时方溽暑,士子跋涉维艰,是用姑缓。”

观风

观察了解民俗风气。

观风

〈动〉(1)观察动静;望风。
《金》二二: 两个都往山子底下成事,玉箫在门首与他~。
(2) 清朝学政或地方官到任时命题课试生员,谓之“观风”。
《醒》三三: 却是结交官府……成了熟识,或遇~,或遇岁考,或遇类试,都可以仗他的力量,考在前边,瞒了乡人的耳目浪得虚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