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支使 观察支使官名。唐代始置。宋代沿置,观察使属官。(见: 观察判官) ☚ 观察副使 观察推官 ☛ 观察支使官名。唐置,为观察使的佐官,地位在观察副使之下。唐代十道巡按有支使分巡支郡,观察支使可能亦掌此职。 观察支使幕职官名、阶官名。
职源与沿革唐肃宗至德初,改采访使为观察使,置支使(《续事始》)。唐代宗大历十二年五月始见置观察支使(《唐会要》卷78《诸使杂录》上)。宋沿置。
职能❶为州属官,与观察判官、推官共掌观察使印,有关本州田赋文书,连署文状与用印,协助长吏分治本州公事(《长编》卷87甲寅)。 ❷北宋时又为选人官阶,属两使职官之等、第二阶(资),崇宁二年易为儒林郎(《石林燕语》卷4、《宋史·选举志》4)。
品位❶元丰新制从八品(《宋会要·职官》8之3)。 ❷元祐后从八品。序位在节度掌书记之下,防御、团练判官之上(《分纪》卷39《观察支使》、《庆元条法》卷4《职制令》)。支使由经学或诸色人无出身人充(《合璧后集》卷77《总幕职》、《宋会要·职官》48之4)。
编制节度州掌书记与观察支使不并置,共以一员为额(《合璧后集》卷77《总幕职》)。
简称支使。《长编》卷48壬戌:“任寿州通判日,知州乔维岳丧亡,支使甘鸿渐差出。”《长编》卷246八月壬申:“定州观察支使宗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