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西突厥汗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西突厥汗国

西突厥汗国

突厥族在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建立的国家。突厥人原来游牧在金山以南(今准噶尔盆地东部)。六世纪中期,突厥崛起,击火高车王国和柔然汗国,建立了突厥汗国,牙帐(统治中心)设在蒙古高原的郁督军山(杭爱山东段)。突厥木杆可汗又派其弟室点密统兵征服塔里木盆地诸国,接着又西吞哒,大败波斯,国境大为扩展,为了便于统治,木杆可汗将国境一分为二,自统蒙古高原本部,以室点密为西面可汗,分统阿尔泰山以西至波斯的分部。公元583年,西面可汗达头与东方大可汗沙钵略争斗。突厥汗国分裂为二,阿尔泰山以西的地面即称西突厥汗国。达头可汗曾经攻占蒙古高原,迫使沙钵略可汗降隋。后因侵隋战败,逃奔吐谷浑,下落不明,西突厥各部拥立其侄泥利为可汗。铁勒各部乘机反抗,攻杀泥利可汗,西突厥各部又拥立泥利之子为泥撅处罗可汗。泥撅处罗可汗征服铁勒各部,为报父仇,杀害铁勒各部首领600多人,铁勒各部群起反抗,泥撅处罗可汗战败,又为西方的小可汗射匮所迫,投归隋朝。于是射匮成为西突厥可汗。传至沙钵罗咥力失可汗时,校阅各部,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将十姓突厥分为左右两厢,左厢五姓称“五咄陆部”,右厢五部称“五弩失毕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因内乱而逃归唐朝,唐太宗将他安置在庭州莫贺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部),设立瑶池都督府,以阿史那贺鲁为都督,让他为唐朝招抚西突厥各部。唐太宗死后,阿史那贺鲁叛唐,率部西逐乙毗射匮可汗,自立为泥伏沙钵罗可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朝派大将苏定方率汉军和回纥骑兵西征,大败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被擒,西突厥汗国灭亡,唐在其地设昆陵都护府和濛池都护府,归安西大都护统辖。西突厥汗国一共存在75年。

☚ 毗伽可汗碑   五弩失毕部 ☛

西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始祖※室点密,为突厥汗国创建者伊利可汗※土门之弟,约北周天和二年(567),灭哒,自立为西面可汗,游牧于乌孙故地(今伊犁河流域),原为突厥汗国的一个分封国。隋开皇三年(583,一作二年),其子※达头可汗宣布独立,使突厥分裂为二部分。五年(585),东突厥沙钵略可汗臣于隋,达头遂称雄西域,但内哄不绝,诸部时起反抗。至达头孙※射匮可汗,于大业六年(610)遣使臣隋,请和亲。在隋支持下,击败政敌,统一诸部,成为西突厥唯一大可汗,建牙龟兹北之三弥山(南廷,冬都),玉门以西诸族国多役属之。唐武德三年(620,或作二年),其弟※统叶护可汗嗣位,移牙石国北之千泉,势盛。贞观二年(628),统叶护可汗为其伯父※莫贺咄所杀,莫贺咄自立为屈利俟毗可汗,部内不服,汗国分为二大政治势力,一为莫贺咄统治的东厢五咄陆部,一为统叶护子※肆叶护统治的西厢五弩失毕部。十二年(638,一作十一年),五弩失毕部首领欲谷设拥众自立为汗,称乙毗咄陆可汗,与肆叶护可汗之侄咥利失可汗并立,双方以伊列水(今伊犁河)为界,分成南庭与北庭。河之东属乙毗咄陆可汗,建牙镞曷山(今吉尔吉斯山),谓北庭,统天山以南高昌地区;河之西属咥利失可汗,建牙虽合水(即碎叶川,今楚河)北,谓南庭,龟兹、鄯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等,皆归其节制。南庭与唐保持和好关系。北庭恃势众与唐为敌。唐太宗扶持阿史那贺鲁,于二十三年(649),命为瑶池都督府都督,授左骁卫大将军。永徽二年(651),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于双河及千泉,统咄陆、弩失毕十姓,成为西突厥汗国统治者。并于同年起兵反唐。显庆二年(657),遭苏定方、阿史那弥射所率唐军夹击,贺鲁父子兵败被擒,西突厥汗国亡。唐以五咄陆部旧地,置昆陵都护府,任命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昆陵都护;于五弩失毕部旧地,置濛池都护府,任命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

附:西突厥可汗世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