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福建福州西郊怡山永欽里。唐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始建,初名沖虚觀。後圮,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建,十年(公元869年)改稱清禪寺。後改爲延壽寺。五代後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易名長慶寺(亦稱“永慶寺”)。後毀於兵火。宋天聖中擴修。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更名怡山長慶寺。其後改稱今名。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正統間、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續有增修。明末廢,清順治間與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均有修葺。寺佔地百畝,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寳殿、羅漢閣、法堂、藏經閣、明遠閣、祖堂、念佛堂、崇德堂、禪堂等。寺以荔枝稱。參閱《嘉慶重修一統志·福州府二·寺觀》、民國《福建通志·名勝志·侯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