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陆博
棋戏具。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包括博具盒、博局、骰子、筹码(箸)、棋子等。是中国目前唯一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一套陆博用具。盒做长方形,四角有曲尺形平足,盒上锥画着飞鸟、云气,并夹杂着红色漆绘的几何花纹。博局上有规矩纹,四角有用象牙薄片剪贴的鸟形装饰。盒内隔成长方、正方和不规则形的格子10个。棋12枚,六白六黑,角质方块形,平放盒内。遣策记为 “象棋十二。” 另20枚直插在匣内,为角质较小的方块形,遣策记为 “象直食其(棋) 廿”。盒内另放有角质筭(筹码)、割刀、削等物。筭为40枚。骰子出土时在附近的另一漆盒内,木质,上髹黑漆,直径4.5厘米,共18面,每面刻一篆字即一至十六和“骄”、 “”共18字。 陆博起源很早, 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则大为风行。东汉时有《博经》,已佚。该博具的出土,再参照有关文献引用的 《博经》片语只言,以及汉博俑、画像砖、画像上的图像,学者已基本推测了其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