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望洋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西望洋山是澳门的第三大山,海拔69米,与海拔93米的东望洋山隔西湾相对。西望洋山因地势扼住澳门航道咽喉,澳葡当局在17世纪初已建有炮台,称西望洋炮台,又称卑士那炮台。 ☚ 东望洋山堡垒 莲峰庙 ☛ 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遥相呼应,均可眺望九洲洋,因以得名。山顶有海崖圣母小堂,始建于1622年。1835年重修后,成今之规模。教堂附建有尖塔、钟楼。其侧建有主教私邸,前有宽阔平台。临崖朝东有大理石雕圣母塑像,教堂侧下方山坡有圣母岩洞,圣母像立于拱门内,洞中怪石嶙峋,其格局取法于法国露德圣母岩,洞前围以铁栏,岩作假山状,岩外石凳排列,供教徒祈祷用。山顶环境清幽,凭栏眺望南、西湾一带,白帆点点,长虹跨海,风光旖旎。环山驰道宽阔,沿途绿树青翠。每当夕阳西下,教堂背光,剪影似的轮廓,镶嵌在云霞上,分外奇丽。圣母岩前镌有葡文古铜墓碑,示出此地系二十世纪初天主教澳门主教埋骨处,1918年约翰鲍连那主教即寄葬于此。故山又名主教山。 ☚ 卢廉若公园 东望洋山 ☛ 西望洋山 西望洋山位于澳门半岛西南部,西临北湾,东与东望洋山遥遥相对,是澳门著名的风景区,因能在此眺望大海而得名。山高69.92米,为澳门半岛第三高岗。山顶主教府所在地,在1622年以前曾是卑拿炮台的堡垒。卑拿炮台废弃后,1622年在此兴建西望洋圣母堂。1935年又进行大规模改建重修,成为现在的面貌。教堂前面有一座大理石雕成的圣母像,面向大海,俗称望海观音。像下有圣母岩,山崖中亦立有一圣母像。岩前有古墓一座,乃旧日澳门主教埋葬之地。与圣母堂毗邻的主教府耸立于西望洋山峰,建于1953年。西望洋山是澳门地区最幽静素雅的风景区,遍地绿树掩映,一幢幢葡萄牙风格的教堂和别墅点缀其间,构成一幅精美画卷。 ☚ 东望洋山 柿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