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岳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岳庙 西岳庙被称为“天下第一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东1.5公里的岳庙镇,南距华山7公里。西岳庙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建筑宏伟,古柏参天,四周围墙环绕。原庙系汉武帝时所建,名集灵宫,初址在华山以东的黄神峪。东汉桓帝时迁此,改称西岳庙。曾被称为“西岳华山庙”、“金天王神祠”、“华岳庙”,俗称下庙。几经演变,明代始称“西岳庙”,沿用至今。历代屡毁屡建,现存建筑多为明建清修。 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庙占地面积约119880平方米,为五岳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庙宇,故有“五岳第一庙”之称。建筑形式为外城内廓、中轴对称,其规格为仅次于皇宫坛庙的二级祭祀建筑。在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 西岳庙总体建筑分为六个空间。第一个空间为五凤楼前即入口部分,主要建筑有木牌楼、琉璃照壁、灏灵门、石栏杆围成的棋盘街、石狮子、铁旗杆等。 第二个空间为五凤楼后面的院落,各代名碑曾林立左右,篆、隶、草、行琳琅满目,被誉为陕西的小碑林。如今仅余唐玄宗的御制华山铭残字碑。 第三个空间即棂星门到金城门之间的院落,主要建筑有棂星门、明代“天威咫尺”石牌楼以及金城门等。棂星门共七间,主体三间,为高大的木结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楼,半拱部分昂出九条雕刻精致的龙头,人称“九龙口”。“天威咫尺”石牌楼为明万历年(公元1573年—1620年)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是庙里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牌楼全为石质,由石梁、石柱、石枋等组成。牌楼共分三层,层层收进。最上为雄狮托宝瓶。在每个顶的檐角,均雕有仙人团座。牌楼正面最上层檐下,双龙环抱,上书“敕建”二字。正中上下两面分别嵌有“尊严峻极”、“天威咫尺”石匾,相传为明奸相严嵩所书。龙门枋正面有“八仙庆寿”图,背面为“帝后宫廷行乐图”。牌楼立柱的前后面刻有楹联。牌楼上运用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双凤朝阳”、“鹤戏图”、“鲤鱼跳龙门”等图案。金城门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11.76米。金城门北有金水桥,为明代所筑。 第四个空间主要建筑是灏灵殿。灏灵殿为此庙正殿,是由六十八大柱、九大梁、十大檩、琉璃瓦檐歇山顶组成的宏大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四周回廊环绕。 第五个空间的主要建筑是御书房,为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阁楼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有回廊。此书房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80年)建造,内置乾隆御书“岳莲灵澍”横卧碑。 第六个空间的主要建筑有万寿阁、游岳坊、望河楼等。万寿阁在庙的最后方,是庙的制高点,为明神宗万历年间所建。阁分三层,缘梯登楼顶可遥望黄河,故又称望河楼。阁左右两侧,曾各有藏经楼一幢。游岳坊在万寿阁后,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系乾隆四十年华阴县令陆维垣所建。曾有明太祖朱元璋“梦游西岳文碑”一通。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西嶽廟 西嶽廟 xīyuèmiào 座落於陝西華陰縣城南、華山下十里之嶽鎮南端。始建於漢武帝年間。爲歷代帝王祭祀西嶽華山之所,故稱。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大修,以後又多次修葺。廟内原有配殿、寢殿、周垣臺樓、萬壽閣、御書樓等建築,今已廢。現存主要建築有灝靈門、五門樓、欞星門牌樓、金城門、正殿灝靈殿、歇山頂等。廟存北周華陰廟碑、北宋程琳謁詞題刻、宋刻郭宗冒書《太華山記》石幢、明刻華山圖、明嘉靖《重修西嶽廟碑》等。參閲清·畢沅《關中勝蹟圖志·祠宇·同州府》、乾隆《大清一統志·同州府·祠廟》。 西岳庙在华阴市华岳镇,南距华山7公里。庙宇宏伟,古柏参天,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的神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北周天和三年(567),唐开成元年(836),宋建隆二年(961)曾重建。明、清两代修建愈加频繁,尤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修复工程规模最大,历时3年。现存建筑可能是这次重修所建。山门称为灏灵门、五门楼,同为砖石建筑,建于明代。五门楼后是清代改建的棂星门,再往后是正殿“灏灵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面宽7间,深5间,周围有回廊,殿基高大、宏伟。历代帝王到陕西来都要到此瞻仰浏览。殿内悬挂有清康熙题“金光昭瑞”、道光题“仙掌凌云”匾额。还有御牌楼、金城门、金水桥及历代题咏华山碑刻多面。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岳庙 西岳庙道教庙宇。在今陕西华阴县城东约2.5公里的华岳镇。据记载,始建于汉武帝时,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魏文帝黄初元年(202)迁今址。北周天和二年(567)、唐开成元年(836)、北宋建隆二年(961)都曾重修。明清两代更多次修缮,特别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一次,规模最大。山门称灏灵门,正殿称灏灵殿。殿阔七间,进深五间,周有回廊,单檐歇山顶,琉璃瓦,巍然耸立在大台基上。庙内原藏有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后周《华山庙碑》、明《华山卧图》等历代众多碑刻,唐诗人元稹的《华岳词》即写此庙。该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 ☚ 道观 玉泉院 ☛ 西岳庙 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岳镇东端,是古代帝王祭谒西岳华山的神庙。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初址在华山之东的黄神谷,北魏兴光初年迁于现址。现存建筑均为明清遗物,主要建筑有灏灵门、五门楼、石碑坊、金城门和灏灵殿。灏灵门和五门楼均为建于寓台上的城阙建筑。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四柱落于须弥座上,前后由雕有石狮的抱鼓石挟持。石牌坊檐部一一仿刻出檐椽、瓦当等。额枋上满刻仙人、走兽、祥云,是仿木结构的优秀之作。金城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灏灵殿为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周有回廊,气魄雄伟。庙内所存碑刻甚多,如北周《华阴庙碑》,明嘉靖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宋刻郭宗昌书《大华山记石幢》等,对研究华山和此庙的历史具参考价值。西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张良庙(留侯祠) 慈恩寺大雁塔 ☛ 西岳庙 西岳庙西岳庙位于华阴县城东15公里的岳镇东,在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北边,是古代帝王祭祀华岳神的神庙。 ☚ 昭仁寺大殿 药王山石刻 ☛ 西岳庙 西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祀华山山神处。位于华阴市岳镇东端。南距华山5公里。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前134—前129),原址在镇东黄神谷口。北魏文帝兴安三年(454)迁于今址。北周及唐宋多次修葺。现存多明清两代建筑,宏伟壮丽。灏灵门和灏灵殿建筑风格近似故宫。庙址四周有墙,高10米,厚7米,南北525米,东西225米。历代帝王祭祀华岳,多驻跸于此。庙内碑石琳琅满目,有北周时的华阴庙碑,北宋程林谒庙题词石刻,宋刻郭宗昌太华山记石幢,明嘉靖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嘉靖重修西岳庙碑。明万历年华山图刻石上镌有李白、王维、杜甫诗。 ☚ 3. 华阴市 4. 华山风景名胜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