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衡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吕温772—811

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与王叔文友善。曾官左拾遗。贞元十二年以侍御史出使吐蕃,宪宗元和元年回京,因而免遭二王之祸。进户部员外郎,后因劾奏宰相李吉甫获罪,贬均州刺史,再贬道州刺史,转衡州刺史,死于任所。有《吕衡州集》十卷。
索引:吕温,和叔、化光,衡州。

衡州

衡州

唐代设置的行政区。《旧唐书·地理志》:“衡州:中,隋衡山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置衡州,领临蒸、湘潭、耒阳、新宁、重安、新城6县。七年,省重安、新城2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以废南云州之攸县来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衡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衡州。旧领县5,户7330,口34481。”

☚ 横州   衡阳郡 ☛
衡州

衡州

古时名城。今为湖南衡阳市。以北临衡山而得名。隋开皇中置衡州,寻废,唐初复置衡州。元至元中改为衡州路,明洪武初改为衡州府,清因之。五代周显德间始筑木栅,宋绍兴间筑土城,明成化初甃以石城。周一千二百七十丈八尺,高二丈五尺,设城门七座,南曰回雁门,东曰宾日门,西曰安西门,北曰瞻岳门,东南曰阅江门,东北曰潇湘门,西北曰望湖门。清咸丰十四年筑外城,周二千二百五十五步,高二丈五尺。府治位于城之中,有衡阳县、清泉县两县附郭。衡山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为著,有南岳庙、望日台、祝融峰等名胜古迹。

☚ 永州   益州 ☛

衡州héng zhōu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锡(1)。地名。今湖南省衡阳县。

衡州

衡州

五代置。唐衡州衡阳郡。治同唐,领县4。

☚ 沅州   澧州 ☛
衡州

衡州

隋开皇 (581—600) 初,将湘东郡改置衡州,旋又改置衡山郡。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名衡州。天宝元年(742)更名衡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名衡州。治衡阳 (今衡阳市区)。辖衡阳、衡山、常宁、攸、茶陵、耒阳6县,属江南西道。五代楚置衡州,仍治衡阳。辖衡阳、衡山、耒阳、常宁4县。宋置衡州衡阳郡。治衡阳(今衡阳市区),辖衡阳、耒阳、常宁、安仁、茶陵5县,属荆湖南路。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置衡州路。

☚ 澧州路   衡州路 ☛

衡州

❶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置,治所在含洭县(今广东英德县西北浛洸)。南朝陈改为西衡州。

❷“衡州”当指“东衡州”。东衡州,南朝梁承圣中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市南武水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韶州。

❸此指治所在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县西北浛洸)之衡州。胡三省注谓治所在衡阳县,误。

❹隋置,治所在衡阳县(今湖南衡阳市)。大业初改为衡山郡。唐武德四年 (621年)复为衡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衡阳郡,乾元初复为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衡州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