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思 首思古蒙古语,意为“津汁”。当时意译为“祗应”。站户为过往乘驿的使臣提供的饮食和杂用。元朝初年,首思大都由站户提供,后几经变更。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 ),重新更定为:大都、上都两路的站户自备首思,免除和雇、和买等杂泛差役。其他诸路的站户,由官府供给首思,但须承担和雇、和买及杂泛差役。首思供给均有定量,使臣每日可支肉、面、米各一斤,解渴酒一升,以及油盐杂支钞等。随从只支米、面。 ☚ 兀剌 轿站 ☛ 首思蒙古语,汉译“祗应”。指元驿站对乘驿之官员、使臣供应之饮食分例。首思或由官府拨给驿站,或由站户协力负担,免站户、一切杂泛差役,每户免四顷税赋。太宗元年(1229),定使臣每日支肉1斤、面1斤、米1升、酒1瓶。世祖中统四年(1263),定顿宿之正使供米1升、面1斤、酒1升、肉1斤、油盐杂用钞10文;从人只供米1升、面1斤,是为全餐。不宿而过者给半餐。投呈公文之曳剌、解子,依部拟宿顿处批支。乘驿使臣换马处,正使支粥食、解渴酒;从人只支粥。如至元二十五年(1288),腹里路28处年销祗应钱达中统钞11150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