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術(术)Shù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并注其源: “共工生術器。術姓出此。望出莱阳。” 《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云: “今莱阳有此姓。” 《战国策》有术视。 術shù❶大路。馮衍《顯志賦》:“播蘭芷於中廷兮,列杜衡於外術。” ❷方法。班固《幽通賦》:“道混成而自然兮,術同原而分流。”杜篤《論都賦》:“世藉廱土之饒,得御外理內之術。” ❸道理,學術。東方朔《答客難》:“今子大夫修先王之術,慕聖人之義。” 術“术”的繁体字。 上一条: 术 下一条: 軎
術“术”的繁体字。 上一条: 术 下一条: 沭 术術ㄕㄨˋshù一1173①动骗取。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他是~钱‖东西都把得被他~起走了。②动理睬。吴语。浙江永康。③名突出的圆粒。闽语。广东揭阳〖suk5〗。皮球底畔有粒~,空气住在□(〖hio35〗)块灌入去个。   術❶當作 “遂”,小溝也。《禮記·月令》: “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皆脩封疆,審端經術。” 鄭玄注: “術,《周禮》作遂,夫間有遂,遂上有徑。遂,小溝也。” ❷法也。《禮記·文王世子》: “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所以體百姓也。” 鄭玄注: “術,法也。” 《禮記·祭統》: “是故古之君子曰: 尸亦餕鬼神之餘也,惠術也,可以觀政矣。” 鄭玄注:“術,猶法也。” ❸猶“道” 也。《禮記·大傳》: “服術有六: 一曰親親,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長幼,六曰從服。” 鄭玄注: “術,猶道也。” 《禮記·樂記》: “淫樂慝禮,不接心術。” 鄭玄注:“術,猶道也。” 《易·繫辭上》: “慎其術也以往,其無所失矣。” 鄭玄注: “術,道也。” (《通德堂經解》) 《易·繫辭上》:“慎其術也。” 鄭玄注: “術,道。” (《鄭氏佚書》) ❹當作“遂”,遠郊之外。《禮記·學記》: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鄭玄注: “術,當爲遂,聲之誤也,……《周禮》: 五百家爲黨,萬二千五百家爲遂。黨屬於鄉,遂在遠郊之外。” 陸德明《經典釋文》: “術,音遂,出注。” ❺當爲“述”,聲之誤也。《禮記·祭義》: “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孝子之志也。” 鄭玄注: “術,當爲述,聲之誤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術,義作述。” ❻猶“藝” 也。《禮記·鄉飲酒羲》: “故曰,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 鄭玄注: “術,猶藝也。” ❼修。《易是類謀》: “斗俗之世,卯金刀用治謨,修六史,宗術孔書。” 鄭玄注: “術,修。”(《漢學堂叢書》) 術shuD067 “术(技术,权术)”的繁体。 術shùS163 “术(shù)”的繁体。 注意:“术”又读zhú,植物名:白~/苍~。与“術”无关。 術 094.術(p2806.2)义项二“方法”之书证引作: 《孟子·告子(下)》: “教亦多術笑,予不屑之教诲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按:引文三句失误者二: 一、首句末之“笑” 字, 乃“矣”之讹误,失校。 二、第二句“者”前夺一表示停顿之语气助词“也”字。有之,则语气舒缓;无之,则语气生硬。故, 虽仅虚词一个,亦失落不得也。 ☚ 行苇 術士 ☛ 〖術〗 粵 seot6〔述〕普 shù ❶ 道路。許慎《說文解字》:「〜,邑中道也。」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甲第:豪門貴族的府第。衢【粵 keoi4〔渠〕普 qú】:大路。) ❷ 方法,辦法。陶淵明《歸去來辭.序》:「生生所資,未見其〜。」(生生所資:經營生計的本領。) ❸ 技術,技藝。陶淵明《詠荊軻》:「惜哉劍〜疏,奇功遂不成!」 ❹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羣臣的策略和手段。韓非《韓非子.定法》:「君無〜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 ❺ 思想,學說。司馬遷《史記.孝武本紀》:「而上鄉儒〜。」(上:指漢武帝。鄉:通「嚮」,嚮往。) ❻ 想法,思維。李翱《命解》:「然則君子之~,其亦可知也已。」(既然如此,那麼君子的想法,大概也可以知道了。) ❼ 學業,學術。韓愈《師說》:「聞道有先後,〜業有專攻。」
術朮, 金文; 篆shù[行(意符)+朮(聲符)→ 術(《説文》:“術,邑中道也。從行,朮聲。” 技藝〈技術、藝術、武術、學術、不學無術〉;方法〈戰術、權術、心術、魔術〉。)] 《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看水是有方法的,必定要看它那壯闊的波浪。) 術 ☚ 行 街 ☛ 00000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