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微量元素的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微量元素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microelements

通常指对土壤、植物中含量较低的元素如铁、锰、锌、铜、硼、钼等的测定。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但它们往往是植物中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为了研究微量元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诊断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必须经常对土壤、植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由于微量元素含量低,除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全量稍高外,一般每千克仅为零点几到几百毫克,而且它们在植物体中的缺乏量、适量及致毒量之间,时常只有一个狭窄的范围,因此对微量元素的测定要求更加严格和精密。除选择灵敏、准确的测定方法外,还要注意防止由于器皿、试剂、水及分析环境引入的污染和其他杂质的干扰。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可采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荧光分析法和极谱法等。分光光度法因所需仪器较简单而最为普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干扰少,且同一测试溶液可连续供多元素测定,因此,应用也日趋普遍。原子发射光谱法可同时测定多元素,可采用固体样品,特别是等离子体光源发射光谱仪是测定微量元素的强有力的工具。
铁是植物中许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子传递反应。铁还与叶绿素的合成,生物固氮和蔗糖的形成有关。铁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50~200毫克/千克。微量铁的测定方法常采用邻啡罗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他光度法还有联吡啶法和巯基酸法等。土壤中全铁的测定,因含量较高,也可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邻啡罗啉光度法
在微酸性条件下,邻啡罗啉与亚铁生成橘红色络合物。该法受高氯酸干扰,因此样品不宜用高氯酸处理。❶土壤中全铁的测定。土壤样品以碳酸钠熔融处理,取适量待测溶液,加入盐酸羟胺溶液使铁还原为亚铁。然后加入醋酸钠溶液,使溶液pH值为5。再加入邻啡罗啉溶液显色。在530纳米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❷酸性土壤中活性铁的测定。土壤样品以草酸一草酸铵溶液振荡提取,提取液经过滤后即可测定。测定方法同全铁。
❸植物中铁的测定。植物样品以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测定方法同土壤全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以酸溶液或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土壤中活性铁和有效态铁以相应溶剂提取,制备待测溶液。样品溶液由毛细管引入火焰原子化器,通过测量基态铁原子对铁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射的特征铁谱线(选用波长为248.3纳米)的吸光度来测定样品中铁含量。铝、磷、硅等干扰可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镧溶液加以消除。
锰是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的组成成分,与氮的合成作用有关;锰又是众多酶的活化剂,在三羧酸循环中的脱氢酶及合成酶的活化中起重要作用;锰还参与光合作用的放氧过程。锰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20~500毫克/千克。锰的测定方法常采用高锰酸盐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他光度法还有甲醛肟法和隐色孔雀绿法等。
高锰酸盐光度法
在酸性条件下将待测溶液中的二价锰氧化为紫红色的高锰酸根离子。该法专一性强,不需要分离,并具有相当的灵敏度。❶土壤中全锰的测定。土壤样品用铂坩埚以硫酸—氢氟酸处理。取适量待测溶液,加入硝酸、磷酸和过硫酸铵(或高碘酸钾)溶液,加热显色,在540纳米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❷土壤中交换性锰(包括水溶性锰)的测定。土壤样品以1摩尔/升中性醋酸铵溶液振荡提取。取适量上清液,加入浓硝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破坏有机质。测定方法同全锰的测定。
❸土壤中易还原态锰的测定。土壤样品以1摩尔/升中性醋酸铵加0.2%对苯二酚提取液振荡提取。以下步骤同交换性锰的测定。
❹植物中锰的测定。植物样品以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测定方法同土壤全锰的测定。
甲醛肟光度法
锰与甲醛肟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棕色络合物。加入HEEDTA(一种络合剂)防止钙、镁与磷酸盐产生沉淀;铁、铜、钴、镍与甲醛肟形成的有色络合物可在65℃下加热破坏。该法灵敏度比高锰酸盐法稍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以锰空心阴极灯为光源,测定波长为279.5纳米。样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与铁相类同。
锌也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它们对植物体内物质的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锌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15~150毫克/千克。锌的测定方法常采用双硫腙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极谱法。
双硫腙光度法
锌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溶于四氯化碳或氯仿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38纳米。铜、钴、镍、铅等元素有干扰,可利用锌与双硫腙的络合物在稀酸中不稳定的特性加以分离。❶土壤中全锌的测定。土壤样品经硫酸—氢氟酸处理,吸取适量待测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柠檬酸铵溶液,以氨水调节pH值,加入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进行萃取。将有机相移入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中进行反萃取,弃去四氯化碳层,再加入柠檬酸铵、氨水和双硫腙—四氯化碳等溶液,萃取后取有机相测定吸光度。
❷土壤中有效锌的测定。土壤样品以0.1摩尔/升的盐酸(适用于酸性及中性土壤)或0.005摩尔/升的DTPA(适用于石灰性及中性土壤)浸提剂振荡提取,制备待测溶液。测定方法同土壤中全锌的测定。
❸植物中锌的测定。植物样品以酸溶法或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测定方法同土壤中全锌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以锌空心阴极灯为光源,测定波长为213.9纳米。样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与铁相类同。
极谱法
铁、钴、镍对测定有干扰,可利用萃取法分离除去。取适量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与双硫腙光度法同),加入柠檬酸铵、DDTC等络合剂,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以双萘腙—四氯化碳溶液萃取,有机相以稀盐酸反萃取,此时锌进入盐酸溶液而与其他金属分离。试液在水浴上蒸干,加入支持电解质,移入电解杯中,通氮气除氧后进行极谱测定,在-0.8~-1.2伏特间记录锌的极谱波。
铜是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吲哚乙酸氧化酶等许多酶的成分,与植物生理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呼吸作用有关。铜还参与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作用。铜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5~20毫克/千克。铜的测定方法常采用DDTC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其他光度法还有联喹啉法和双硫腙法等,也可采用极谱法。
DDTC光度法
铜与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形成溶于有机溶剂的棕黄色络合物,用四氯化碳萃取后测定。铁、锰等干扰可采用柠檬酸铵和EDTA作为掩蔽剂加以消除。❶土壤中全铜的测定。土壤样品以硫酸—氢氟酸处理,取适量待测溶液,加柠檬酸铵—EDTA溶液,再加DDTC溶液和四氯化碳萃取后,取四氯化碳层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为440纳米。
❷土壤中有效铜的测定。土壤样品以盐酸、EDTA和DTPA浸提液振荡提取,吸取适量滤液测定。方法同土壤全铜的测定。
❸植物中铜的测定。植物样品以酸溶法或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测定方法同土壤中全铜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以铜空心阴极灯为光源,测定波长为324.7纳米。样品溶液的制备及测定与铁相类同。
硼有利于糖类的运输,影响酶促过程、细胞分裂、细胞成熟、核酸代谢以及细胞壁的形成等。硼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2~100毫克/千克。硼的光度测定方法有姜黄素、甲亚胺、四蒽醌、胭脂红等法,其中以姜黄素法应用最多。近代仪器测定方法有荧光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等。
姜黄素光度法
硼与姜黄素结合,脱水后形成红色的玫瑰花青苷,以乙醇或丙酮溶解后测定吸光度。❶土壤中全硼的测定。土壤样品用铂坩埚以碳酸钠熔融处理后,以沉淀法或蒸馏法分离。沉淀法以酸溶解熔块后,加入乙醇,加入碳酸钠使呈碱性,使铁、铝以及碱土金属发生沉淀,过滤除去。沉淀法简便,但易使硼损失,蒸馏法在熔块酸溶后,再加入甲醇,使硼酸成为易挥发的硼酸甲酯,通过蒸馏分离出来。蒸馏法准确,但石英玻璃蒸馏器价格昂贵。取适量分离后的待测溶液,加入姜黄素溶液,在55℃温度下蒸干,加乙醇溶解后测定吸光度。
❷土壤中水溶性硼的测定。土壤样品用石英三角烧瓶,加纯水,连接石英冷凝回流装置,煮沸5分钟,过滤后测定。以下步骤同全硼的测定。
❸植物中硼的测定。植物样品在450℃下干灰化处理。灰分以稀酸溶解,离心分离,吸取澄清液测定。以下步骤同土壤中全硼的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法
将土壤样品或植物样品经干灰化处理后的灰分制备成悬浮体,滴在电极上,经电激发,在发射光谱仪上测定特征发射光的强度。硼的分析线波长为249.77纳米。也可将样品制备成待测溶液,直接喷入等离子焰炬,在等离子体光源——发射光谱仪上测定发射光强度。
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又是许多酶的激活剂。钼对植物的固氮作用有重要意义。钼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0.5~20毫克/千克。钼的测定方法常采用硫氰酸盐光度法、二硫酚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极谱法等。
硫氰酸盐光度法
钼与硫氰酸盐在酸性及还原剂存在条件下形成黄色络合物,可直接在水溶液中测定。为提高灵敏度,也可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测定。❶土壤中全钼的测定。土壤样品以酸溶法或熔融法处理,使待测溶液保持一定酸度,加入硫氰酸钾和氯化亚锡溶液,加入异戊醇—四氯化碳萃取,在470纳米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❷土壤中有效钼的测定。土壤样品以草酸—草酸铵溶液振荡提取。取适量滤液蒸干,经高温灼烧破坏有机质,残渣以稀盐酸溶解,以下测定步骤同土壤中全硼的测定。
❸植物中钼的测定。植物样品以干灰化法处理,制备待测溶液,以下方法同土壤全钼测定。
极谱法
利用钼—苯羟乙酸—氯酸盐—硫酸体系的极谱催化波测定钼。此法灵敏度高。铁、锰含量高时干扰钼的测定,可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除去。植物中钼的测定程序为:植物样品经干灰化处理后,加入硫酸和苯羟乙酸溶液溶解灰分,再加氯酸钠溶液,移入电解杯中,在极谱仪上记录钼的极谱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