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可兼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可兼知 行可兼知王夫之哲学命题。《尚书引义·说命中二》:“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 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从而说明了行在认识过程中的根本性意义。(1) 王氏认为,行是知的基础。比如人走路,不去行走是不可能知道道路情况的。古人为什么要强调“行之惟艰”,因为只有“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人们只有通过行才能获得知。(2) 人们求知是为了更好地行动:“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就包含有行是知的目的的意思在内。所以他主张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张子正蒙注·至当篇》) (3)他还认为,行是检验知的手段。所谓“行焉可以得知之效” 的 “效”,就有征验、效果之意。所以他说: “行于君民、亲友、喜怒、哀乐之间,得而信,失而疑,道乃益明,是行可以有知之效也。”(《尚书引义》卷三)王氏虽强调 “行可兼知”,即行对知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否认知的意义。他说: “人必知之而后能行之,行者皆行其所知者也……喻之深,察之广,由是而行,行必安焉。” ( 《四书训义》卷三十) 从而又承认了知对行的巨大反作用。 ☚ 知行相资 太虚本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