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源与血站管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源与血站管理

血源与血站管理

输血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平时医疗和战时抢救伤病员中都有重要作用。
血源管理 开展输血工作首先取决于血源的保证。组织血源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血液生理知识的普及宣传,使广大群众知道献血无害,而对伤病员有起死回生的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输血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血源管理工作仍很混乱。各医院自找血源,依靠少数分散的个人流动在各医院之间,医院不进行或不重视健康检查。有的带着疾病频繁供血,致使血液质量无保证,供血者和病人的安全无保障。六十年代起,输血事业逐渐被各国政府重视,不少国家把输血事业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将整个国家的献血工作由政府卫生部门直接领导,或授权于合适的团体如红十字会代理,组织血源朝着有计划的方向发展。国外输血组织领导体制概括可为四种类型:
❶政府主办,如英国、缅甸。
❷红十字会主办,如加拿大、日本、瑞士。
❸政府和红十字会合办,但以政府为主,如苏联。
❹多种社会团体(包括商业性)的经营,如美国。他们的组织管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全国建立一个决策机构,推行全国性献血运动,如加拿大的“国家输血规划联合委员会”,日本的“红十字会血液规划部”,苏联的“中央血液学及输血学研究所”。在美国有红十字会主办的输血中心和血库协会等共同组成的 “美国血液委员会”。自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向各成员国宣布实行自愿无偿献血的原则以来,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已全部实现自愿无偿献血与免费输血,献血人数达人口的5%或更多。献血虽以自愿为基础,但也是健康适龄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崇高的义务。
最初采用直接输血法。献血者可能是病人的亲人和朋友,亲友中找不到适龄的献血者时就只有求助于不相识的热心志愿者。病人为了表示对献血者的感谢,就向献血者赠送物品或钱财,这是有报酬献血的开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追求金钱利益的职业献血者,成为大规模发展血源的障碍。
推行间接输血法以后,使用保存血液,输血日益成为一项频繁的医疗方法。由医院出面组织献血者,事先做好血型及献血员体格检查,分类登记,以应付突然发生的抢救任务。随着用血量的不断增加,血液制品的增多,以医院为单位组织献血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客观需要,这样就出现了以地区为单位的群众献血,献血成为地区化、全国化和社会化事业,献血组织管理成为一门专业。为了扭转献血追求金钱利益的倾向,应当发动广大适龄的健康公民,由各级献血机构负责组织,任何用血单位的血源一律服从当地政府献血部门统一安排,合理使用。1975年第28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号召参加国“推行以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的国家输血事业的发展”,“制定管理经营血液机构的有效方法,并采取重要的措施,以保护和促进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
1978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加强输血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输血事业的方向和它的重要性后,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已建立输血中心(中心血站),在市、县也陆续建立输血站及医院血库,负责本地区的输血工作。由中国红十字会协助卫生部,与血液中心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地搞好献血宣传动员,并通过红十字会国际组织进行国际间经验交流。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为全国培养高中级专业人才,组织国内输血学术活动。1982年5月在成都血源组织管理工作会议中草拟了 《全国血源组织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提出在全国自中央至县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献血领导机构,其任务是: 拟定公民献血计划,统一管理和分配血源,做好宣传、动员、统计,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定期向上级献血领导机构报告。提倡献血员本着救死扶伤和战备精神志愿献血。输血站的建筑设备和管理维持等经费由政府拨款,但血液制品的费用则由使用单位付给,献血后给予适当营养补助。病人输血费用,在职人员由劳保、公费项支出,病人不负担输血费用。
血站管理 血站是为输血服务的专业机构,负责本地区血源组织和供应,可分设血源组织,献血者健康检查,采血与血库,血液制品,输血器材供应,宣传献血,输血研究及行政等部门。
组织血源保证医疗抢救用血,是血站的首要任务,必须全力抓好这项工作,极力保证血液的充分供求。献血办公室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行业系统的具体情况,编制分年度及月份的献血计划,上报献血领导机关,批转各系统和中心血站执行。在各行业系统成立各级献血小组,由基层单位动员志愿报名,经单位领导批准,发布光荣榜,落实体格检查和献血日期。献血者每人一卡,献血后卡片按单位系统保存在中心血站。根据医院规模、医技水平及所在地区的实际需要,对医院实行血液计划供应。在执行献血计划时,注意搞好血源的平衡调度和充分发挥献血积极分子的作用。
献血者要按照卫生部统一制订的献血员健康标准,进行认真的体格检查,细致地询问病史,化验血液,使献血后不影响身体的发育和健康,使受血伤病员不致因输血而导致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献血员要求年龄在20~55岁,体重45kg以上,营养发育中等以上,无残废,无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疾病,无急慢性传染病,特别是肝功能要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梅毒血清试验均阴性,无血液病、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做好采血工作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之一。经过体格检查合格,可一次献血200~400ml (再次献血间隔期四个月,不少于三个月,并需重复询问健康史和献血史,复查血液)。献血后给以适当的营养,当天公休。献血站设有无菌采血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消毒制度。所用一切采血器材,事先都经无菌无热原检查合格。献血者两上臂穿刺部位在盥洗室以肥皂水洗刷干净,再以1‰氨水或新洁尔灭浸泡,采血时再以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然后以无菌手续采血。
血站应备有血液化验车,冷藏车,X射线缩影(透视)车和采血车以便到农村或献血单位流动采血。采得血液,复核血型,标贴献血者姓名、血型及采血日期和编号,当即放入洁净的4℃±2℃冰箱内妥善保存。
为方便献血者起见,采血可用二种方法:
❶血液化验、体格检查和献血连续一次进行,全部二个多小时结束。这个方法工作场所要宽敞。献血者一次集中,先采血标本,立即分批化验,一小时后开始分批报告,合格者接着献血。在等候化验报告期间,进行体格检查。估计一个献血者检查的流程只需二十分钟,距献血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其间可以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宣传献血意义和血液生理知识。此法献血者方便,但工作人员比较紧张,每半天可安排100~200人次的献血。
❷体格检查、血液化验和献血分二次进行,三日后或一周内献血完毕。这个方法适用于农村、农场发动大规模献血,每天可进行1,000~2,000人次。以村或农场的基层队为单位,分批进行体格检查和化验,三日后报告结果,改日组织献血。此法工作人员有充分时间工作,但献血者要集中二次。
对储血应严格要求。采得的血液须在半小时内放入冰库(冰箱)。冰库应保持4℃±2℃恒温,装有警报器,不得低于2℃和高于8℃。按血型分类,根据采血日期先后排列。收发血液要检查质量。凡已拿出的血液不得再入库。冰库只能储存血液,不许其它物件入内,经常清扫,紫外线照射,防霉,保持清洁干净。
血站应制备各种血浆、血细胞等血液成分,单一供应,推行成分输血。制备成分的血液,须采血后4~6小时内送分离室。
医院用血,必须注意节约,要做到科学地合理用血。按规定手续,随带冷藏箱向血站领取血液。冰库的管理和输血配型设有值班人员,每天24小时服务。
献血宣传 这是扩大献血队伍,输血管理的一项必要措施。宣传公民义务献血,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在急性失血,或极度贫血本身一时来不及再生补偿,或再生低下维持不了生理需要水平时,就需要输入他人的血液才能救急。健康成人献出少量血液,一次不超过机体总血量的5~10%(约200~400ml)是不影响健康的。人体的肝、脾组织、皮下毛细管等储存大量血液,可随时保证主要器官脑、肾等处的血液供应。所以献血者不会出现不舒之感,也不影响劳动。血站、红十字会和卫生教育部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途径,采取多种宣传形式,进行献血宣教。宣教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既讲科学知识,又讲风格情操。可将救死扶伤的光荣献血和血液生理知识编入中小学教科书,使从小接受为人民献血光荣的思想。对积极完成献血任务的单位和多次献血者,除保证他们的用血外,各地献血领导机构要进行表扬,给以精神鼓励和荣誉,发给奖状或纪念品,扩大献血宣传影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输血研究 血型是非常复杂的。Landsteiner发现人类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清之间的同族凝集反应后,确定了ABO系血型。现研究表明不仅有ABO系血型,仅红细胞血型就有20多个系统,每个系统又有好几种血型。由于遗传、免疫因素,机体内具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一旦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共存,在体外发生凝集现象,在体内则发生凝集溶血及其它各种反应。血型免疫抗体对输血更为复杂,除了溶血反应外,还有非溶血反应,因为所有血液有形成分,如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都有它的抗原性,能在异体内产生免疫抗体,重复输血就有危险,亟须要深入研究。输血前必须作仔细的血型检查及配型,以保证输血安全。提倡血液成分输血,如贫血主要缺乏红细胞,就补充红细胞浓缩液,血小板减少症补充富血小板血浆,白细胞缺乏症就输以单一的白细胞,这样既可避免不需要成分输入异体产生抗体,又可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一血多用,可以节约用血。如何分离血液成分是有待解决的一项新技术。有人研究血液成分单采法,可在供血者身上任意分离大量白细胞或血小板、血浆等成分,将不需要的成分输还供血者自己。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某些外科手术中的自身输血,血液制品,血液代用品及输血用的各种器具等,都有待于研究、改进与提高。

☚ 急救医疗   康复医学 ☛
000141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