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血、气、精、津液与眼的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血、气、精、津液与眼的关系

血、气、精、津液与眼的关系

血、气、精、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物质基础。目属清窍,其位至高,脉道幽深,经络细微,结构复杂,唯血、气、精、津液之轻清精微者方能上达于目,视为至宝。许多中医眼科文献中常将上注于眼的血、气、精、津液特名为“真血”、“真气”、“真精”、“神水”、“神膏”等,以示区别于一般血、气、精、津液等。
早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就有“肝受血而能视”的记载。《灵枢·五癃津液别篇》亦曰:“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至《证治准绳·七窍门》中对眼内之真血、真气、真精、神水、神膏、神光的生成、作用、及相互关系作了概括的阐述。
血与眼的关系 血为养目之源。在眼内经脉中往来运行之轻清精微者,特名之为“真血”。《审视瑶函》曰:“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血非比肌肉间混浊易行之血,因其轻清上升于高而难得,故谓之真也”。血与眼的关系表现为:
❶真血供养二目以维持视物功能。因肝开窍于目,肝气与眼相通,肝中之血充,则目中之血盛。目中之血盛方能视,故曰“肝受血而能视”。
❷目中真血有化生和濡养神水、神膏之功。血之气化为真水,在脏腑而为津液,升运于目而为神水、神膏。血足则真水足,真水足则神水、神膏有所滋养,故目能精彩光明。如血损则真水亏,目亦不明。
❸血的异常变化可以引起眼睛病变,血太过,即血气在局部运行不畅,有郁滞瘀阻之象,表现为红赤肿痛等。血不及,即指局部养目之血亏乏,常表现为干涩昏花,视物不明,或午后酸痛,不能久视等,妇女临经血室空虚,二目亦可隐隐疼痛。劳瞻竭视,弱光下阅读细字,雕镂细作等,均可因久视伤血而病目昏。《儒门事亲》对血病影响于眼概括为:“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
❹其他脏腑的病变亦可影响血而致眼病。如肺气上逆,顿咳不已,致白睛溢血;肝肾阴亏,阴虚火炎,迫血妄行,溢于络外,可致血灌瞳神等。
❺因血与气的关系密切,血者气之守,气者血之卫,相偶而不相离,若因失血过多而引起双目暴盲,往往补血无效,而重在急速固气每获良效。
气与眼的关系 气是维持神光保证眼能明视的物质基础。故《济生方》有“眼通五脏,气贯五轮”之说。眼位至高,脉道细微,气中非清阳精微者难以升腾上达于目。因此,凡能往来出入于眼之经络脉道,具有生养作用之气,特名之为“真气”,有别于体内一般之气。目之所以能视万物,别五色,精明微巧,真气的濡养是重要条件之一。真气充养二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在脉道中循行要调达和畅。如玄府幽深之源郁遏,则气机郁滞,真气的生用功能不足,目视不明,治疗上当以疏利玄府,解郁导滞。气机一旦和畅,则二目复得光明。第二,脾胃升清降浊之功能正常。升降有序轻清之阳气才能不断升运,濡养目窍,一旦升降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上行,目失滋养,目光必减。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升阳为主,清阳上升,则九窍通利,耳聪目明。第三,真气充旺,则二目神光外发。瞳神由气所充,气充则神旺,神旺则眼目精彩光明。当然,真气的充沛与否。又与全身状况及脏腑功能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如果全身脏腑之气虚少,甚至衰脱,则养目之源衰竭,而致目暗不明。所以《灵枢·决气篇》说:“气脱者,目不明。”
在气与血的关系方面,气病亦可影响血病,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甚至血凝而不行。《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又如血为气所统摄,气不摄血,则血不归经,溢于络外。因此,在眼病中所见血凝不行,甚则脉道闭塞,或者血溢脉外之出血,均应考虑血与气的相互关系。
精与眼的关系 眼中之精谓“真精”,是脏腑之精中轻清精微者,经过幽深的脉道和细微的经络,升运于目窍,目之生成,功用及其滋养,无不赖于精。精与眼的关系表现为:
❶眼由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成。如《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❷目之功能与真精的关系极为密切,如瞳神之展缩,取决于精气的盛衰,瞳神由精气所充,精气聚则瞳神聚,精气散则瞳神散。《审视瑶函》云:“真精者,乃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起于肾,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眼睛能视万物、辨颜色,亦赖精气之充养。精气虚损,则此功能减弱,或丧失。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在临床上,凡有房劳过度,或梦遗滑泄而致精亏液损者,常有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等症。目病者(特别是内障眼病),若房事不节或梦遗滑泄,每使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津液与眼的关系 津液为养目之液,五脏六腑之津液皆上渗于目,具有濡养、滋润、护卫眼睛的作用。眼中之神水,神膏亦由津液所化生。如果神水不足,轻则耗涩昏花,重则白睛污浊,黑睛晦滞,神水将枯。神膏包函于目内,有护养瞳神之功。神膏一衰,则瞳神必损。目中之泪液亦由津液所化生,如《灵枢·口问》曰: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又说:“液者,所以灌睛濡空窍者,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过度悲伤哭泣,易伤津耗液,津液亏损,养目之源亏乏,则两目干涩昏花。

☚ 眼与经络   眼与神的关系 ☛
000196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