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护理
蜈蚣的第一对步足已特化成毒颚,呈钩状,钩端有毒腺口,螯人时将毒液注入伤口。毒液主要含有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及蚁酸等。
皮肤被蜈蚣咬伤处有一对小口,局部有瘀点,周围红肿,剧痛,且有淋巴管炎和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可引起头痛、头晕、发热、呕吐、谵妄、全身麻木、抽搐甚至昏迷。个别病人可有类似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咬伤处理:
❶局部敷以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忌用碘酒,以免刺激。
❷伤口周围搽南通蛇药,或用鱼腥草、鲜桑叶或蒲公英30~60g捣烂外敷,也可用等量甘草、雄黄研末,以菜油调敷患处。
❸病重者内服南通蛇药,每次5片,每日3次。剧痛可注射吗啡或杜冷丁,过敏者可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必要时可用可的松类激素。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干燥,使蜈蚣无藏身之处,并尽力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