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触交争典源出处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日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释义用法 寓言讲,蜗牛左角上的国家触氏,与右角上的国家蛮氏,经常为争地而发生战争,而且战斗很激烈。后用此典指为细微之事无谓争斗; 也指为功名富贵等庸碌争逐; 亦指战争。 用典形式 【战蜗】 元·杨维祯:“前山较猎御同车,一笑平阳等战蜗。” 【蛮触】 宋·苏轼:“升沉何足道,等是蛮与触。”金·元好问:“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清·王夫之:“笑向来蛮触,交争何事,冷看闲看定也。” 【蜗名】 宋·张炎:“莫说蜗名催及戍,长安城下锄烟雨。” 【蜗争】 宋·范成大:“刘项蜗争哄灵璧,血漂川谷流腥臊。” 【蜗角】 宋·王安石:“可怜蜗角能多少,独与区区触事争。”宋·陆游:“人方得意矜蜗角,天岂使予为鼠肝?” 【斗蛮触】 清·吴伟业:“一寸山河斗蛮触,五千甲士化沙虫。” 【两蜗角】 唐·白居易:“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宋·黄庭坚:“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 【战祸角】 宋·陆游:“蹙缩战蜗角,崎岖走羊肠。” 【蛮攻触】 宋·陆游:“世事蛮攻触,人情越事吴。” 【蛮触斗】 清·王士禛:“遂休蛮触斗,共识汉唐年。” 【蛮触争】 宋·张元干:“绝怜蛮触争,亦复弄兵革。”清·黄遵宪:“等是蛮触争,纷纷校得丧。” 【蜗牛角】 唐·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蜗左角】 宋·陆游:“悯怜蜗左角,嘲笑蚁南柯。” 【蜗角战】 明·唐寅:“时事百年蜗角战,酒杯三月凤头灯。” 【触与蛮】 宋·范成大:“蜗牛两角犹如梦,更说纷纷触与蛮。” 【触蛮斗】 清·程可则:“触蛮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 【左触右蛮】 宋·辛弃疾:“蜗角斗争,左触右蛮,一战连千里。” 【角上蛮触】 宋·苏轼:“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蛮争触战】 宋·葛邲:“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 【蛮触交争】 唐·白居易:“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蜗角虚名】 宋·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宋·范成大:“蜗角虚名人尚爱,锦标安得笑渠争。” 【两角寄蜗牛】 宋·范成大:“遮莫功名掀宇宙,百年两角寄蜗牛。” 蛮触交争《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用来指追逐虚名薄利或无谓的争斗。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因何争斗 因何争斗因追求同一异性而相互嫉妒争斗:争锋 争风吃醋 拈酸吃醋 拈酸泼醋 拿风吃醋 吃醋拈酸 吃醋争风 为争宠而相互争斗:争风邀宠 因小事而引起争斗:斗蜗角 为小利益引起的争斗:蜗角之争 蜗角斗争 因小利而进行争斗:触斗蛮争 蛮触之争蛮触相争 蛮争触斗 蛮争触战 蛮触交争 为微小之利而争斗:蜗战 ☚ 争斗 争斗程度 ☛ 00009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