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书句读释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书句读释例》

又名《古书之句读》。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 全书共15章, 针对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分为误读的类型、 误读的贻害、 误读的原因、 特殊的例句等四个类别,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

训诂学著作。近代杨树达著。共十五章。本书搜集前人对古书句读错误的文句,共一百六十八条,分为“误读的类型”“误读的贻害”“误读的原因”“特殊的例句”四类,每类若干章,每章若干条,每条一一加以解释辨正。
本书的解释体例是先引原文,再列各家的句读和解释,然后加上按语,说明自己的观点。如三章例七十一:“‘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王先谦云:‘书指欲封之,言诏书意欲封之。’树达按‘书’字当属上读。《佞幸传》云:‘彭祖少与帝微时同席研书’,是其证也。王氏误读。”
本书指出“误读的类型”有四种:
❶当读而失读。
❷不当读而误读。
❸当属上读而误属下。
❹当属下读而误属上。
“误读的贻害”有四种情况:
❶原文不误,因误读而误改。
❷原文不衍,因误读而误删。
❸原文不脱,因误读而误补。
❹原文不倒,因误读而误乙。
“误读的原因”有六种:
❶因文省而误读。
❷因不识古字通假而误读。
❸因不识古韵而误读。
❹因字误而误读。
❺因字衍而误读。
❻因字脱而误读。
“特殊的例句”是指“数读皆可通”的情况。
本书虽属举例性质,但所包含内容较广,分析详细,概括性强。论述的条理明晰,辨正精当,具有启发性。195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 积微居小学述林   黄侃论学杂著 ☛
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

杨树达著。据1945年7月所写的再版序言,本书最初当为作者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讲授古书句读的讲义,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在于 “句读之事视之甚浅而则颇难”,而句读与文意关系甚切,因此,以订前人之误,即 “聊以符往哲实事求是之心”亦以此启发后学。书分:误读的类型; 误读的贻害; 误读的原因;特殊的例句共四章。从秦、汉以前的典籍中选取168条有代表性的例句,分析比较后代各家的断读,加以综合、归纳,概括出古人误断的类型、原因等。本书既起到了 “聊以符往哲实事求是之心”的作用,又收到也传授断读古书之法的功效。选例颇费苦心,说解简洁明了,令人信服,是学习古汉语及标点古书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本,1954年中华书局本。

☚ 高等国文法   中国文法语文通解 ☛

古书句读释例

杨树达撰。杨树达生平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本书搜辑误读之例,辨析句读,其《叙论》云:“句读不易,故前人往往误读。今采掇诸书,分条比辑,管窥所得,亦附一二。”初称《古书之句读》,北平文化学社,民国十八年(1929年)出版。1934年作者尝增益例句,由商务印书馆印行,易其名为《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重刊,所据为作者手校本。此书原本例句百六十九条,重刊本删去《左传》成公十六年一条。又原书十五章未及分类,重刊本则析为四类。重刊本之四类为:甲、误读的类型,包括:一、当读而失读(凡十九条),二、不当读而误读(凡二十条),三、当属上读而误属下(凡四十五条),四、当属下读而误属上(凡四十一条);乙、误读的贻害,包括:五、原文不误因误读而误改(凡五条),六、原文不衍因误读而误删(凡四条),七、原文不脱因误读而误补(凡四条),八、原文不倒因误读而误乙(凡三条);丙、误读的原因,包括:九、因文省而误读(凡一条),十、因不识古字通假而误读(凡二条),十一、因不识古韵而误读(凡五条),十二、因字误而误读(凡四条),十三、因字衍而误读(凡二条),十四、因字脱而误读(凡一条);丁、特殊的例句,包括十五、数读皆可通(凡十二条)。

古书句读释例

古书句读释例

书名。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1934年初版,中华书局1954年再版。古人著书,多无标点,给后人阅读带来一定困难。此书从古书中约举例句168条,每条之后附以前人成说,然后加上作者按语,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了误读的类型,提出了误读的贻害,分析了误读的原因,最后举出数读皆可通的例句12条。此书对于正确地句读古籍,很有参考价值。

☚ 高等国文法   中国修辞学 ☛
000059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