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第一次中交两行挤兑风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第一次中交两行挤兑风潮

第一次中交两行挤兑风潮

1916年5月12日,北洋政府控制下的中国、交通两银行停止兑现,引起的挤兑风潮。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北洋军阀的两大财政金融支柱。它们为袁世凯恢复帝制活动提供巨额经费,为北洋军阀政府提供垫款, 大肆发行钞票。1916年时,中国银行为北洋军阀政府垫款2 200余万元,发行钞票4600余万元。交通银行为其垫款数达3800万元,发行钞票3 680余万元。总计中、交两行共发钞票额在7 000余万元以上, 而库存准备空虚。随着袁氏恢复帝制的失败, 广大人民对其政权完全失去信任, 纷纷到中、交两行提取存款, 兑现钞票, 发生了挤兑风潮。北洋军阀政府对此采取干预办法, 于1916年5月12日下令中、交两行一律不准兑现付现。停兑令发出后, 人民纷纷抛出中交两行纸币,抢购商品,市场上以钞票易银元每元要贴水一、二角甚至更多,其他银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挤兑。对于停兑的命令, 中、交两行在天津、济南、重庆、成都、广州、张家口等地的分支行, 多数是执行了的,但两行的上海分行态度不同。交通银行在梁士诒的把持下, 上海分行遵令停兑,直到1917年4月才以西原借款的一部分做为准备金恢复兑现。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江浙金融资产阶级和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坚持照常兑现。这次风潮一直蔓延到1920年3月,由北洋政府发行“整顿金融公债”6 000万元, 以3 600万元收回钞票,2 400万元偿还政府的银行欠款,风潮才告基本结束。到1921年11月, 中交两行的挤兑风潮又起, 原因是两行大量垫款给北洋政府, 所发的巨额钞票准备金缺乏所致。第二次挤兑风潮中,中行亏空不太大,历半月后平息, 交行拖延较久, 后向奉天官银号借现洋400万元,于次年1月实行对外无限制兑现, 才将风潮应付过去。

☚ 信交风潮   第二次中交两行挤兑风潮 ☛
000050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