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蚌埠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蚌埠市安徽省辖市,以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总面积5832km2;市区面积445km2。2000年总人口337.2万,其中非农业人口80.9万;市区人口76.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3.1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9.66亿元,人均4734元;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86.12亿元。食品工业是支柱产业,基础雄厚,有肉类加工、卷烟、酿造、粮油加工、糖果糕点、乳制品等许多门类,并有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造纸、皮革等多种工业部门。有耕地29.07万hm2;农业总产值71.53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177.2万t,豆类9.58万t,油料34.46万t,肉类17.03万t,禽蛋3.53万t,水产品9.16万t。蚌埠为南北交通要道,淮河最大港口。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在此交会。2000年铁路客运量472万人次,货运量154万t;公路客运量1825万人次,货运量1214万t。有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15040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1km2。市区铺装道路长345km,面积402万m2,公交营运车辆427辆,年客运总数1.12亿人次。园林绿地面积3816hm2,建成区绿化面积1541hm2。名胜古迹有南郊的明汤和墓和钓鱼台遗址,市西怀远县有白乳泉和禹王庙等古建筑。2004年底市区人口895417人。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北部地势坦荡,南部稍起伏,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1947年设市,面积416平方公里,人口65.3万。是华东和安徽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工业有机械、食品、玻璃、化学等。 韩成/单安仁/吴家泰/高揖三/高驾云/李熙/曲兆芳/徐邦宁/张菊隐/刘凤鸣/刘凤桐 ☚ 马洪报 韩成 ☛ 蚌埠市 蚌埠市蚌埠原为滨淮小集,古是采珠之地,因盛产河蚌而得名。《凤阳县志》记其旧貌:淮河“南岸为大蚌埠集,已废;北岸曰小蚌埠,亦街市,界于灵璧、怀远两县。”清末,小蚌埠正街以西属怀远,东向属灵璧。为便于治安管理,由凤阳、怀远、灵璧在这里联合组织行政管理机构——三县司,当时蚌埠的行政中心。民国以后,这里曾先后设置过“安徽督军公署”、“安徽省政府”及日伪时期的“安徽省维新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蚌埠划属凤阳县第二区。1949年4月21日定为皖北行署直属市。1952年12月4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淮河航运与铁路运输衔接起来。淮河两岸的农副产品,通过水路络绎不绝地向蚌埠集中,然后再经火车站转运,南向宁沪,北达京津;南北城市的工业产品则从这里分散到两淮、苏北和豫东广大农村。如今蚌埠已发展成为皖东北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 ☚ 歙县 淮南市 ☛ 蚌埠市 蚌埠市80年代以后,该市注重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面貌年年改观。1990年,该市在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蚌埠市委、市政府实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措施,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狠抓预防,爱国卫生运动达到新水平。主要表现在:城市环境卫生机构健全,有一支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的市容管理监察队伍;市区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处理率均为100%;重视环境卫生科学研究工作;城区公厕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水厕率高,清洁卫生;灭鼠、灭蟑螂、灭苍蝇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得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的“灭鼠先进城区”和“灭蟑、灭蝇先进城区”的称号。 ☚ 马鞍山市 铜陵市 ☛ 蚌埠市 蚌埠市市区 淮河桥烈士纪念碑 钓鱼台古遗址 ☚ 合肥市 马鞍山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