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虫鱼咬螫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虫鱼咬螫伤

虫鱼咬螫伤

常见的虫鱼咬螫伤有以下几种:
蝎螫伤 蝎尾端有一钩形毒刺,与毒腺相通。用尾刺螫人时,毒液注入人体。蝎毒主要为神经毒,并可损害心肌、溶血、凝血等。一般的蝎螫伤仅引起局部灼痛、红肿、麻木感。被剧毒蝎类螫伤后,疼痛延及整个肢体,并有出血和组织坏死。历1~2小时后,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畏光、体温下降或发热、大汗、昏睡、口及舌肌僵直。严重者更可发生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出血,并有抽搐、心动过速或过缓、过早搏动、肺水肿、胰腺炎、血压降低、昏迷等,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幼儿,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
蝎螫伤后,尤其儿童,应按重症处理,原则同毒蛇咬伤。立即在伤口近心侧绑扎,局部冷(冰)敷,封闭疗法。消毒后,“十”字形切开伤口,取出毒刺;用弱碱性溶液(如3%氨水或石灰水上清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用火罐拔毒。局部注射3%盐酸吐根碱1ml(溶于5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或复方奎宁0.1~0.3ml,或伤处皮下注射麻黄碱0.3~0.5ml。伤口可外敷醋调明矾粉,或水调雄黄和枯矾末 (各等分)。有过敏反应甚至休克者,可选用葡萄糖酸钙、扑尔敏等抗组胺类药物,必要时肌注肾上腺素及静滴氢化可的松等。严重中毒者,争取早期应用特效蝎毒血清,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注意防治肺水肿、胰腺炎等并发症。
蜈蚣螫伤 蜈蚣第一对附肢呈钩状,钩端有毒腺口,螫人时毒液注入人体。毒液主要含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和蚁酸等。小蜈蚣咬伤仅有局部红肿、疼痛。大蜈蚣咬伤处可有坏死、出血,有区域性淋巴结炎; 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晕、头痛、呕吐,甚至谵语、全身麻木、抽搐、昏迷;偶有过敏性休克。局部处理同蝎螫伤。严重者可内服、外敷南通蛇药片(方法同毒蛇咬伤)及其他对症治疗;局部有坏死、感染时,加用抗菌药。有过敏反应者,作相应处理。
蜂螫伤 雌蜂(王蜂及工蜂)蜂尾有毒腺和毒针,分泌蜂毒,内含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蜂螫伤多数仅有局部红肿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大胡蜂(黄蜂)螫伤的局部症状较蜜蜂螫伤为重。被群蜂或胡蜂螫伤者可有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烦躁不安,以至痉挛、昏迷、心脏及呼吸麻痹而死。有的发生血红蛋白尿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蜂毒过敏时,表现为荨麻疹、鼻塞、恶心、呕吐、气喘、口唇及眼睑浮肿,重者可因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蜜蜂螫伤用5%碳酸氢钠溶液、3%氨水或肥皂水洗敷伤口;胡蜂螫伤则用食醋洗敷。如有毒针残留于皮内,应予取出。刺伤处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可止痛 (方法同蝎螫伤)。有全身症状时,内服外敷南通蛇药片(方法同蛇咬伤)及其他对症治疗。有变态反应时,作相应处理。窒息时作气管切开。发生血红蛋白尿,即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并静注甘露醇,如已发生少尿、无尿,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规处理。
毒蜘蛛螫伤 一般的蜘蛛,仅偶尔螫人,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短时间内即可消退。毒蜘蛛可螫伤人畜,甚至造成死亡。
(1) 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 已知主要分布于新疆等地,多生活于草原、荒漠和森林区(图1)。雌蛛毒性较大,尤在七、八月繁殖期间。毒液含神经毒,经由螫肢的螫爪开孔注入人畜皮下。伤处可见两小红点,有剧痛。面部呈青紫色和肿胀,呼吸困难,并可呈现心动过缓及其他心律失常。有的视力模糊、失明、呼吸带特殊臭味。如未能及时抢救,十几小


时后可因心脏麻痹死亡。处理方法基本同蝎螫伤。立即在近心侧绑扎,争取在伤后数分钟内用火柴或烟头烧灼伤口以破坏毒素。洗净伤口,消毒后,伤口“十”字形切开。用1:5000高锰酸钾冲洗,抽吸毒汁。再用石炭酸烧灼,然后放松绑扎。重者口服、外敷南通蛇药片 (方法同蛇咬伤) ,静注10%葡萄糖酸钙,静滴氢化可的松,输液及其他对症疗法。


图1 穴居狼蛛


(2) 红斑毒蛛(Latrodectus mactans):又名“黑寡妇蜘蛛”(black widow spider)。主要产于苏联、美国等;我国海南岛曾有报道。其毒液含神经毒,毒性比穴居狼蛛剧烈。螫伤处苍白、发红或有荨麻疹,轻度疼痛或不痛。全身症状有头昏、呕吐、出汗、肌肉痉挛、发热、双足麻木伴刺痛感,少数有腹肌痉挛,颇似急腹症。重者有休克、呼吸窘迫、谵妄,偶有溶血性贫血。小儿病情较重,多有惊厥。处理方法同穴居狼蛛螫伤。
蜱咬伤 蜱类(扁虱、壁虱)是吸血的体外寄生虫,有多种,分布广泛,能传播回归热、森林脑炎、鼠疫、布氏杆菌病等。蜱以螫肢和口下板切割或穿刺宿主皮肤后,以口吸血,并分泌神经性毒素。若毒素注入颈、背、头部、脊髓等部位,可引起严重病变。伤处疼痛、充血、水肿、出血,甚至溃烂。重者烦躁不安,易激动,软弱无力,先有两下肢弛缓性瘫痪,并向躯干、上肢、颈、舌及咽部蔓延,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如延髓受累可因呼吸麻痹而死。发现叮在皮肤上的蜱后,勿强行拔除,以免口下板断在皮内,用燃着的香烟头烘炙或滴一滴碘酒至蜱体,可使其自动退出伤口。有严重全身症状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吞咽困难者鼻饲并静脉输液。呼吸困难者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毛虫刺伤 (1)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幼虫(痒辣子)和桑毒蛾(Arctornis xanthocampa)幼虫(桑毛虫)刺伤:每年5~10月为毛虫盛发期,毒毛直接接触或飘扬空中而落到人体表面。一部分毒毛刺入皮肤,毛内的毒液有化学性刺激作用,以及毒毛的机械刺激,导致体表暴露部位的皮炎。黄刺蛾幼虫(图2B)刺伤可引起剧痛、红肿; 桑毒蛾幼虫


图2 A.赤松毛虫幼虫

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有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的斑疱疹,或中心有针尖大小水疱的丘疱疹,或斑疹、风团型皮疹等。病程在一周左右。采用透明胶纸粘取法可从皮疹中检出并除去毒毛。止痛可擦3%B.黄刺蛾幼虫(痒辣子)氨水或局部封闭。止痒可涂擦消炎止痛剂,如炉甘石洗剂 (为增加止痒效果,可加1%薄荷或樟脑,或加30%酒精); 亦可涂5%碘酊或用马齿苋捣烂外敷和涂抹。皮疹广泛而瘙痒剧烈时,酌情内服抗组胺药物,或予消热解毒为主的中草药煎服。避免一切不适当的刺激,包括不用手搔痒。
(2) 赤松毛虫 (Dendrolimus spectabilis)幼虫 (松毛虫)刺伤: 多发生在9~12月(广东),接触松毛虫(图2A)或入山见过大量松毛虫、松针致发生皮肤、关节症状者应想到本病。局部皮肤肿胀、剧痛、有热感、不红。受累关节肿胀、不红,有程度不等的疼痛、压痛和功能障碍。部分X线摄片显示骨质有虫蚀状不规则破坏。但治疗后关节可恢复,不伴畸形或其他后遗症。此外,可能伴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及血沉增速。治疗可口服非那根、苯海拉明、抗炎松、消炎痛、强的松等,或用醋酸氢化可的松痛点封闭,每日2次。肿胀明显者外用50%硫酸镁湿敷。重者静注10%葡萄糖酸钙,并内服清热解毒中药。
毒鱼刺伤 在渤海、黄海沿岸的毒鱼主要有赤魟、鬼鲉和虎鲉等。
(1) 赤𫛏(Dasyatis akajei): 体扁平略圆,背、尾深褐色,腹橘黄色,眼斜向后方,有喷水孔。尾部有一两侧呈锯齿状的刺,其上满布有毒黑色粘液(图3)。毒素进入人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和心脏。刺伤处发生破溃,于数小时内逐渐扩大。不久即昏迷,全身抽搐,小便失禁,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心音微弱,血压下降,重者危及生命。伤后立即绑扎伤肢近心端(每隔20分钟放松1分钟)。切开伤口,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因毒刺上有锯齿,不可强取,须用蚊式钳将其与组织分离后小心取出。盐酸吐根碱局部注射 (方法同蝎螫伤)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可止痛消肿。对症处理包括输液、解痉、镇痛等。
(2) 鬼鲉 (Inimicus): 俗名海蝎,系毒鲉科鱼类,生活在沿海岩礁缝或沙土上。全身黑褐色或有红色斑,但颜色可随环境变化,有时完全变成黄白色(图4)。其鳍棘及头棘基部有囊状毒腺,棘有沟。人被刺伤时,毒液由棘沟注入人体。毒素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与其同科


图3 赤𫛏



图4 鬼鲉(海蝎)

的虎鲉(Minous monodoctylus)也具有同样毒性。毒鱼刺伤局部剧痛、流血,肿胀范围迅速扩大,局部组织渐变紫黑色。全身症状有: 软弱、胸闷、呕吐、腹痛、腹泻、心音低弱、血压降低、呼吸促迫,可因循环衰竭致死。伤后立即绑扎近心端 (每隔20分钟放松1分钟),伤处用3%氨水或5%碳酸氢钠冲洗,如创口过小,可扩创吸引或冲洗。局部止痛可用1~2%普鲁卡因封闭或注射吐根碱(方法同蝎螫伤)。重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抗休克治疗。防治继续感染。
海蜇(jelly fish)螫伤 海蜇伞盖下有许多触手,其上有密集的刺丝囊,内含毒液(海葵素,thalassin)。人体接触海蜇时,刺丝由囊中弹出,刺入皮肤,放出毒液。刺伤处有痒感、剧痛、发红、有皮疹、水疱、淤血,甚至表皮坏死。全身症状有发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胸闷、烦躁等; 重者发生呼吸困难。伤处立即用3%氨水或5%碳酸氢钠冷敷,无条件时可用人尿洗伤处。局部注射盐酸吐根碱可止痛 (方法同蝎螫伤)。出现全身症状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或肌注异丙嗪等。注意防治肺水肿及休克。
蛭(Discophora)咬伤 蛭类(蚂蟥)多在水中,山蛭可在陆上生活。蛭类有前后两个吸盘,口在前吸盘内。叮人吸血先用腭齿使皮肤成“Y”形伤口,同时由其涎腺分泌蛭素,后者有抗凝作用。伤口多在下肢,也可在其他部位,不痛,流血不止。偶因喝带蛭的水,蛭吸附于食管或呼吸道,引起呕血或咯血、咳嗽等。发现蛭在皮肤上吸血时,切忌用力牵拉蛭体,以免其腭齿或吸盘部分残留在伤口而发生难愈的溃疡。可在蛭吸附的周围用手轻拍,或用卤水、浓盐水、酒精、浓醋等滴在蛭体上,使其脱落。伤处涂碘酒以防感染。伤口流血不止,可在局部用止血剂,并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填压包扎。食道蛭病可用浓盐水含嗽或灌洗,必要时用食管镜将蛭麻醉后取出,若蛭已至胃内,则胃酸可将其杀死。
☚ 毒蛇咬伤   兽咬伤 ☛
000149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