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虞庆则“谋反”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虞庆则“谋反”案

虞庆则“谋反”案

上柱国、鲁国公、右武候大将军虞庆则,在开皇初因征服突厥,有功于隋室。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岭南桂州人李贤据州造反,文帝派虞庆则为桂州道行军总管去镇压李贤的起义。虞庆则以其妻弟赵什柱为随行军总管府长史。赵什柱在此前曾与虞庆则的爱妾通奸,恐其行为败露,就在行前造谣说:“庆则不欲此行”,使文帝听闻,引起对虞庆则的不满和猜疑。虞庆则平乱后,在返还京师的路上,到潭州临桂镇时,他见这里地势险要坚固,如粮草充足,可为防侵要地。就让赵什柱先快马进京奏捷。赵什柱回京后却以此为证,告举虞庆则“谋反”。文帝使人按验,其所言又属实,于是虞庆则就以“谋反”的罪名被诛,其子也“坐父事除名”。而赵什柱却因此官拜柱国。虞庆则身在“八议”之列,却一旦被人诬告构陷,即因只言片语,捕风捉影,铸成“谋反”之罪。可见,对“谋反”这种直接威胁王权的罪名,是宁错勿纵,以确保杨氏家族的统治。

☚ 秦王妃崔氏下毒案   侯莫陈颖与秦王杨俊交通案 ☛
000011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