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蘩Fán《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蘩即白蒿,初生可食,亦可入药,称茵陈。疑即以草名为姓。) 蘩fán植物名。即白蒿,可食。古用作祭品。劉歆《甘泉賦》:“芙蓉菡萏。菱荇蘋蘩。” 蘩 蘩fán白蒿。《召南·采蘩》二章:“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毛《传》:“蘩,皤蒿也。沼,池;沚,渚也。”《豳风·七月》二章:“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迟迟,舒缓也。蘩,白蒿也。祁祁,众多也。”《小雅·出车》六章:“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仓庚,黄莺、黄鹂。喈喈,鸟叫声。陆玑《草木疏》:“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蒿也。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白蒿处处有之,有水陆二种。本草所用,盖取水生者,故曰生中山川泽,不曰山谷平地也。二种形状相似,但陆生辛熏,不及水生者香美尔。” ☚ 鳖 鼍 ☛ 蘩读音f·an(ˊ),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附袁切,平,元韵。 上一条: 瀿 下一条: 烦 蘩fán〈文〉白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以吃。 蘩fán白蒿:古人有云,潢汙行潦,蘋、~、蕰、藻之贱,可以馐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全在心之诚敬而已。(七八·1955)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款冬 > 蘩 蘩 fán “款冬”之别名。《爾雅·釋草》:“蘩,菟奚。”。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蒿葵 > 蘩 蘩 fán 亦稱“皤蒿”、“白蒿”。菜名。蒿之一種。葉似艾葉,上有白色,可食。《詩·召南·采蘩》:“于以采蘩,於沼於沚。”毛傳:“蘩,皤蒿也。”孔穎達疏:“〔蘩〕孫炎曰:‘白蒿也。’”《爾雅·釋草》:“蘩,皤蒿。”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蘩 蘩 fán 亦稱“萋蒿”。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因其極易繁衍,故稱。莖被白毛,多分枝。單葉互生,有柄,上表面緑色,毛較少,下表面灰绿色,密生白毛。主治風寒濕痹,黄疸,熱痢,疥癩惡瘡。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白蒿》:“《本草》白蒿之爲蔞蒿無疑矣。”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蘩 蘩 fán 亦稱“皤蒿”、“白蒿”。菊科,多年生草本。因其宜蘩衍,故稱。葉叢生,羽狀深裂,具柄,背生白毛。花褐色,排成頭狀。古時以之作祭品,亦用來墊蠶筐、製蠶山,又可食用,入藥。我國廣泛分佈。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毛傳:“蘩,皤蒿也。公候夫人執蘩菜,以助祭神饗,德與信不求備焉。”《爾雅·釋草》:“蘩,皤蒿。”郭璞注:“白蒿也,北海謂之旁勃。”《爾雅翼·釋草》:“蘩,皤蒿。此指一物之言也。故予以水草之蘩爲莪,而皤蒿則此别說之。皤蒿,蓋今之白蒿也。比青蒿而麤。從初生至枯,白于衆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以爲菹,甚益人。”《三才圖會·草木》:“白蒿,蓬蒿也,生中山川澤,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諸草而生,似青蒿,而葉麄,上有白毛,錯澁,從初生至枯,白於衆蒿,頗似細艾。” 蘩fán〖名词〗 蘩*fánDEC0 蘩fán《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白蒿(18)。药名。为白蒿的别名,详见“白蒿”条。 蘩fán[书] (白蒿) wormwood;artemisia △蘩fán20画 艹部 〈书〉 白蒿,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 蘩 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