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护军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由满州八旗和蒙古八旗中精选出部分八旗兵,平日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担任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他们另组为营称“护军营”,天聪年间称“巴牙喇营”,顺治年间改称“护军营”。其兵额,由满州八旗、蒙古八旗中每佐领选十七名,共计一万五千多人。上三旗的护军营守护紫禁城内;下五旗护军营守卫紫禁城外。每旗护军营设护军统领。雍正二年(1724年),又设置圆明园护军营。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守卫宫禁的军队。由八旗满洲、蒙古兵内挑选精锐组成。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遇皇帝出巡,则任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最初有“巴牙喇营”,统领官称“巴牙喇纛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纛章京”。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纛章京”汉字为“护军统领”。兵额共有1.5万多人。上三旗官兵,守护紫禁城内,下五旗官兵守卫紫禁城外。另外,雍正二年(1724)定,圆明园专设八旗护军守卫,选在京八旗官军前往驻扎,设营总八人,分别统领各旗护军。又设内务府三旗护军营与八旗护军营合称“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简称“圆明园护军营”),简选王公大臣统辖营务。皇帝驻园来往,自城至园沿途,派本园护军保卫。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种。始于天聪间的巴牙喇营。初制,上三旗守皇宫禁门,下五旗守王公府门,雍正时始定为均司禁卫。营兵从满洲、蒙古八旗的各佐领下抽调,满洲每佐领17人。每旗设护军统领1人。雍正三年 (1725),又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以司禁卫。 护军营 护军营军队名。清代置。掌护卫皇帝出入。《清史稿·职官志》: “护军营: 护军统领,(正二品) 8人; 参领、副参领俱112人; 委署参领56人; 护军校885人; 委署护军校如置参领数; 协理事物参领、副参领各8人; 护军校,笔贴式各16人。统领掌护军政令,遴满、蒙精兵,以时训练其艺。大阅为首队,夹前锋列阵。凡遇朝会,得举非法。参领、副参领掌董率护军。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初,设巴牙喇营,统以巴牙喇纛章京,甲喇章京分领之。顺治十七年 (公元1660年) 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为护军统领,旗各1人; 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旗各14人。护军校编制视佐领,并置署护军参领员额。雍正元年 (公元1723年) 改署参领为副参领,旗各14人。三年,置随印护军参领、副参领、护军校等官。乾隆十七年 (公元1752年) 增委署护军参领,旗各7人。四十一年,遴护军材力优者77人,为委署护军校。” ☚ 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屯田 护军府 ☛ 护军营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始于天聪年间(1627—1635) 的巴牙喇营。由满、蒙八旗兵中挑选精锐组成,各旗自编为营。各营内设护军统领1人。武秩正三品,其下有参领等。初期规定上三旗守卫宫廷,下五旗守卫王公府门。雍正时始定为均司宫廷禁卫。平时守卫宫廷门户,稽察出入; 皇帝出巡时担任扈从,驻止时担任御营警卫。雍正三年(1725) 又设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其成员由京城八旗护军中抽调人员和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组成。驻于该园周围,负责保护皇帝驻园和往来途中的安全。圆明园护军营设营总,武秩三品。又,特简王公大臣为圆明园总统大臣 (其中一人为掌印总统大臣),无定员。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圆明园护军营名存实亡。 ☚ 骁骑营 前锋营 ☛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由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中精选出部分八旗兵,平日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担任扈从,驻跸则保卫御营。他们另组为营称“护军营”,天聪年间称“巴牙喇营”,顺治年间改称“护军营”。 护军营清代从事禁卫的护军组织。八旗护军营,以满洲、蒙古同旗色者为营,共设8营,此内无汉军。天命(1616—1626)间,始设“巴牙喇营”,统领官称“巴牙喇纛额真”,佐以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纛额真”为“纛章京”,改“甲喇额真”为“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纛章京汉语称“护军统领”(正二品),每营1人,以掌上三旗、下五旗护军政令;其甲喇章京,汉语称“护军参领”(正三品),每营满洲10人、蒙古4人;其“壮达”,汉语称为“护军校”(正六品),满、蒙每佐领下1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定,护军统领衙门由两翼分设为2,改为八旗各设1,简选本旗正副护军参领各1、护军校1员等入署协办营务。共统护军约1.5万人。参见“护军”(1059页)、 “内务府三旗护军营”(310页)。 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始于后金天聪间的巴牙喇营,统领官为巴牙喇纛额真。后改纛章京。顺治时,改称护军统领 护军营平时守卫宫殿门户,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担任扈从,驻跸保卫御营。兵额共一万五千多人。又雍正时设圆明园护军营,抽调八旗护军、八旗养育兵、内务府三旗护军组成,兵额为六千余人。 护军营清代警卫宫廷的军队。清在入关以前最早设巴牙喇营,以巴牙喇纛额真为统领官,其副职为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分别改称为纛章京及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 定纛章京的汉文名称为护军统领,甲喇章京的汉文名称为护军参领。护军营是由满洲、蒙古八旗中选年力精壮、技艺娴熟者充任。每佐领下选取十七人组成,共有一万五千多人。上三旗官兵守护紫禁城,下五旗官兵守卫紫禁城外。护军营的军官计统领八人,秩正二品,护军参领满洲八十人,蒙古三十二人,护军校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零四人,掌分辖营众。另设景运门值班大臣一人及印务章京一人,上三旗司钥章京、下五旗司钥章京各一人,掌司门禁率值班官军以守卫宫阙。协理本营章奏文移的属官有协理事务护军参领八人、副护军参领八人、护军校十六人,笔帖式十六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