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蘆蘆(芦)L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龙口、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湖南之益阳,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收载。郑樵注“卢”云: “……河南后魏《官氏志》 有莫卢氏 (按: 《姓氏考略》 引作 ‘莫蘆 (芦)’,当是),虏姓也。后改为‘蘆 (芦)’,后去艹,而为盧 (卢)。” 《续通志》亦注: “(北)魏莫蘆 (芦) 氏改为蘆 (芦) 氏,通作盧(卢)。” 是芦、卢或同源。 蘆lú蘆葦。蔡邕《短人賦》:“熱地蝗兮蘆即且,繭中踊兮蠶蠕須;視短人兮形若斯。” 蘆“芦”的繁体字。 上一条: 芦 下一条: 炉 ![]()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蘆 蘆 lú 亦稱“葦”、“葭”、“葭蘆”。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簇生,具匍匐之根莖。葉綫形,基部寬,漸尖。夏末秋初抽穗,相繼開花,稠密,圓锥狀排列。爲園林緑地獨特景觀。可固堤,護坡,控制雜草。稈作編織、製紙原料。根、莖入藥。我國南北均產。《詩·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又《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唐·温庭筠《病中書懷》詩:“躍魚翻藻荇,愁鷺睡葭蘆。”《三才圖會·草木》:“〔蘆〕在處有之,生下濕陂澤中,其狀都似竹,而葉抱莖生,無枝,花白作穗若茅花,根亦若竹根而節疏。”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蘆》:“〔釋名〕葦、葭,花名蓬蕽,笋名虇。時珍曰: 按毛萇《詩》疏云: 葦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蘆,長成曰葦。葦者,偉大也。蘆者,色盧黑也。葭者,嘉美也。”清·汪灝等《廣群芳譜》:“蘆,一名葦,一名葭。生下濕地,處處有之,葉四向而垂,中心抽稈,長丈許,中虚皮薄,色青,老則白,莖有白膚,身有節,如竹葉隨節生。” 蘆lúCC4A 蘆lúL252 蘆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