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尚
日本汉学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任教于广岛学院。他研究的重点是辞赋,撰作有关秦、汉、魏、晋南北朝辞赋的论文十余篇。主要有:《赋的三字句的意义》(《中国中世文学研究》1,1960)、《魏晋泳物赋与抒情赋》 (《支那学研究》26,1961)、《关于三都赋的表现特长》、《骚赋与辞赋的分岐点:关于宋玉的赋》(《小尾博士退休纪念中国文学论集》 1976)等。
藤原尚的《骚赋与辞赋的分歧点》一文认为,所谓“骚赋”指咏唱屈原怨愤及对他表同情的作品,所谓“辞赋”则指敷述事物的作品,宋玉的赋如《九辩》、《大招》等,是同情屈原而作的,但其写法上却可以看到“辞赋”的萌芽。藤原找出一个“气”字,说宋玉想要在赋里写出“气”来,就在这一点上表现了与屈原不同的创作意图。“气”分为“自然之气”和“人之气”。藤原尚通过分析宋玉作品中“气”的各种形态及其产生原因来阐明宋玉重视“自然”之气,这种创作态度成为后世“辞赋”的写作基础。此文已由徐公持译为中文,收入《楚辞资料海外编》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