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法 三法晋许询《荅庾僧渊诗》:“三法虽成林,居士亦有党。”三法,佛教名词。总括佛法之称,一曰:教法,指释迦牟尼一代所传的十二分教法;二曰:行法,依教修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三曰: 证法依行证果,得到菩提、涅槃二果法。另又指正法、像法、未法,《义林章六本》曰:“具教、行、证三名为正法;但有教行,名为像法;有教无余,名为未法。” ☚ 三毒 三光 ☛ 三法❶对疾病初、中、末三个阶段的处理方法。出王好古《三法五治论》。谓疾病初期感邪方浅,正气未伤,以攻邪为主,用药宜峻猛;中期邪正交争,养正祛邪兼顾,用药宜缓疾得中;末期邪虽未尽,但正气已虚,应宜养正为主,使正胜邪却。 三法一种主张以汗、吐、下为基本疗法的学说。首见于南宋·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张氏认为凡病都是邪气,都应该用汗、吐、下三法以祛除之。邪去元气自复。甚至虚弱病人也应先攻邪,后补虚。张氏三法范围较广:凡通过咳痰、流涎、呕吐、喷嚏、流泪等将病邪上行排除的,都是吐法;凡是用灸、蒸、熏、洗浴、熨、烙、针刺、导引、按摩等法解表的,都是汗法;凡催产、催乳、攻伐肿块积滞、破瘀通经、泄下、排气等使病邪从下部排除的,都是下法。这对纠正滥用补法产生的流弊,有其积极意义。但简不驭繁,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较小。 三法 三法中医治病的三种大法。系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认为此三法可以包容其他治法。张氏认为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如流涎、引嚏、催泪等。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汗法,如灸、蒸、针刺、按摩等。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如催生、下乳汁、逐水、降气等。参见 “张从正”。 ☚ 八法 解表 ☛ 三法sānfǎ指汗、吐、下三种治法。参见汗法、吐法、下法各条。 三法san fa【医学】three therapeut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三法sān fǎthree therapeutic methods(i.e. diaphoresis,emesis and purgatio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