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藏王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藏王墓

亦称“吐蕃历代赞普墓”。在西藏穷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 前临雅隆河。是七至九世纪吐蕃历代赞普的墓葬处。占地方圆达3公里,尚未发掘。现存明显墓堆九座,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而形制大致相似,大多为方形平顶,有的则因长期受风雨剥蚀而成为圆形平顶。以碎石细土分层夯实而成。多数高达数十米, 酷似山丘。相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及前后几代赞普和他们的后妃均葬于此。现除个别墓外, 大部墓主已不可考。主峰下一大墓前台, 立有镇墓石狮一对,高一点五五米,长一点二米, 宽零点七七米,面向墓封,刻工古朴,形象逼真, 类似内地祠庙旁的石狮。毗邻该墓的是墀德松赞(赛那累)墓, 旁竖有方柱石碑一座,下宽上收, 上覆石珠顶盖,刻有流云浮雕, 四角为飞天。碑侧刻有龙纹,刀法精炼,线条流畅。石碑正面刻有歌颂墀德松赞的藏文墓志。

藏王墓

中国古墓。位于西藏自治区穷结县雅隆河南岸木惹山麓的丘陵地段。为7~9世纪吐蕃王朝的墓葬群。藏王墓现存墓堆9处。各墓间距100 m。墓室上有封土成覆斗形。其中底边长度为40~80 m不等,高为10~15 m不等。墓群西北面松赞干布墓,墓上建筑已毁坏。东北面的赤德赞布墓,墓前还存有藏文石碑,碑身上置顶盖,有浮雕。

藏王墓

藏王墓

在西藏自治区穷结县,南傍班士诸山,北临天河,是公元7—9世纪历代吐蕃王的墓葬群。现存八座,各陵墓形制基本相同。冢为方形平顶,冢顶是后来围筑的方形土垒,土垒每面都有排列整齐的小型壁龛,龛内置小陶塔和各种陶佛像。土垒之下夯筑有长方形土台,台前左右两侧各置一石狮。1959年文化部组织的西藏文物调查团对陵墓群进行了勘查,并予以编号,将班士诸主峰下的陵冢定为第一号墓,其前方左侧从右向左依次为第2、3、4、5号墓,前方右侧从左向右为第8、7、6号墓,各陵墓大小高低均不等。第6号墓冢高8米,墓前左方尚存上宽下收方柱形石碑一座,碑身正面存有古藏文铭刻25行,记叙了赤德松赞赞普一生的功德,碑上端覆四角攒尖的宝珠石顶,碑顶、碑侧雕有云龙、流云、飞天等纹饰,碑的形制和纹饰具有浓厚的唐朝中原地区的风格。在高约10余米的第5号墓冢顶部,有后建的寺庙一所,庙的正殿供奉着吐蕃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泥婆罗公主的塑像。由于各陵墓上的墓碑、铭记标志多已不存,因此除第6号墓外,余者墓主均无法确定。1961年3月,藏王墓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格王国遗址   建筑 ☛
藏王墓

藏王墓

是7-9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位于山南琼结宗山西南方向,现属琼结县琼果区,是西藏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的王陵。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各墓封土高大,高出地表约10米左右,远望犹如一座座起伏的小山。靠近河边有一座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墓上有座小庙,里面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是守墓人的居所。据史料记载,墓内共设五个神殿。墓长一箭之地,宽约100公尺。墓的大门朝西南开,面向释迦牟尼的故乡,以示对佛祖的虔诚。墓中的神殿里供有松赞干布、释迦牟尼和观世音的塑像,还有大量的金银、珍珠、玛瑙等随葬品。墓左面埋有他出征时穿的金盔甲一副,脚部埋有珍珠2.5克(克,是藏族重量的单位,约28斤)。墓右面埋有用纯金作的骑士和战马,作为松赞干布死后的侍从。
藏王墓内现遗存石狮一对、石碑两方。其中于1984年挖掘出土的赤松德赞碑,高7.18米,碑面有云龙、四蛇、飞天、日月等浮雕图案,并刻有59行歌颂赤松德赞的古藏文;镇墓石狮一对,一狮除左腿折断外,还较完整。石狮通高(带座)1.55米,座长1.2米,宽0.76米,刻工简练,形象生动。藏王墓不仅反映了1000多年前西藏的丧葬制度和墓葬水平,同时它对于研究吐蕃王朝的兴起、衰落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昌果沟文化遗址   日土岩画 ☛

藏王墓

藏王墓

位于拉萨市东南,琼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是7-9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墓9座,方圆3公里,尚未发掘。形制大致相同,均为方形平顶,有的因长期风雨剥蚀,形成圆形平顶。大小不一,排列也不整齐,多数高达数十米,酷似山丘。均以土石夯结而成,每层厚度15-20厘米。
据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前后几代赞普均葬于此。除个别墓外,大部墓主已无可考。在附近山峰下一大墓前台,立有石狮一对,高1.55米,面向墓葬,形象生动,刀法流畅。毗邻的赤德松赞(赛那累)墓,旁有方柱形石碑一座,下宽上收,上覆石珠顶盖,盖下浮雕流云,四角雕有飞天,线条优美细腻。碑侧有刻龙纹,碑身正面刻有古藏文文字,歌颂赤德松赞赞普一生的功德业绩。
单位:藏王墓管理处
地址:山南地区琼结县木惹山 邮编:856800
电话:86-893-7352014

☚ 哲蚌寺   拉萨清真寺 ☛
藏王墓

藏王墓

是公元7世纪至9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位于西藏穷结县木惹山上。陵域占地约3平方公里,现存墓葬九座。墓冢为方形,顶部平整。封土均以土石夯筑而成,大小不一,多数高达数十米。墓冢排列并无固定秩序,有的墓前置有石狮、石碑等石刻,碑上刻有古藏文文字,内容俱是歌颂历代赞普的功德。由于时代久远,各墓确切墓主已难得辨认,据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均葬此处。

☚ 后周世宗庆陵   北宋陵 ☛
藏王墓

藏王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南木惹山麓和东嘎沟口,系公元六至九世纪吐蕃十多代赞普及部分王妃、王子之墓葬群。现见墓区长2076米,宽1407米,约305万平方米。今存墓葬16座,据文献载述及所出碑文,大致可确定墓主的有松赞干布墓、芒松芒赞墓、赤德祖赞墓、赤松德赞墓、赤德松赞墓、朗达玛墓等。墓葬封土一般高逾10米,有平面呈方形、梯形两种形制。所见九座墓堆散布于方圆三公里内,封土结构多以土、木、石夯筑而成。《国王遗教》载,藏王墓“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遗体,涂以金,墓内装满财宝”。藏王墓大多早年被盗。木惹山主峰下一座大墓分三层,前立大石狮一对,高1.55米,见出汉族墓葬风格的影响。其左前方为金城公主之子赤德松赞墓。墓前竖两丈高的方柱形石碑,上覆石珠顶盖;碑身浮雕流云、飞天、龙纹,线条流畅细腻,正面刻古藏文,颂扬赤德松赞功业;碑座龟形。此碑显具唐代风格,是当时汉藏文化交流的见证。另一大墓高10米,墓顶平台原有祠庙一座,内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前,穷结为吐蕃政治中心。山头残存的古城墙和藏王墓,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 4. 琼结县   5. 乃东县 ☛

藏王墓

古代藏族王室墓地。在今西藏山南琼结。该地系一矮丘陵区,每丘陵有名称,诸如顿卡达、穆日山等。占地方圆达3公里,现存明显墓堆9座,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形制相似,多为方型平顶,以石砂夯筑,有的高达数十米。尚未发掘,具体墓多无考,相传唐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赤德松赞、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达磨赞普等陵墓均埋葬于此。有些墓前有石碑及石狮。唐末吐蕃奴隶起义时,除松赞干布等少数陵墓外,多被掘。唯松赞干布陵上有庙堂,为祭祀而设,据载内有画像及壁画、祭品等物。

藏王墓

公元七世纪起藏王松赞干布等陵墓。位于西藏穷结县雅龙河上游宗山山陵间。墓群编号自1至8,封土高大耸峻,形同土山,附近有一排很长的玛尼塔墙。陵区内有一些破残石雕及祠庙。1984年清理出土的藏王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碑上有古藏文五十九行,其中十二行为文献所未见,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