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派
尊崇,传习《春秋公羊传》的今文经学学派。 西汉董仲舒、公孙弘专治《春秋公羊》学,提倡大一统,使儒学阴阳五行化,适应了统治阶级当权者的政治需要,深受汉武帝的重视。由于公孙弘以儒生而登丞相,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因而“公羊”学最为流行。 公羊学自身分为三大派:春秋公羊胡毋生学派。 胡毋生是西汉初专治《公羊春秋》的儒家。 景帝时为博士。“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汉书·儒林传》)公孙弘即是其高足弟子。春秋公羊胡毋生学派对经义有自己的见解,认为仁,就是爱;义,是适宜;礼,是适当的行止;智,是术的源泉等。 此外还有春秋公羊严氏学派和春秋公羊颜氏学派。前者创始人为严彭祖,后者的创始人为颜安乐。二人均师事董仲舒的再传弟子眭弘,学习《春秋公羊传》。 在眭弘诸门人中,严彭祖和颜安乐最精博,质问疑义,各持己见。眭弘卒后,严彭祖和颜安乐各自专门教授《春秋公羊传》。从此春秋公羊学派中又分为严氏学派和颜氏学派。他们对经义都有自己的见解,师徒相授,门生弥众,其中名儒辈出。 著述有《春秋公羊严氏传》、《春秋公羊颜氏传》、还有何休著的《春秋公羊解诂》、《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