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恩来答记者问艺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恩来答记者问艺术

周恩来答记者问艺术

周恩来的记者招待会,体现了他的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再加上其儒雅的气质,潇洒的风度,是应当认真学习、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其高超的答问艺术体现为以下几点:
(1)抓住时机阐述政策。在外国对中国的某些情况某些政策不了解或为谣言所影响时,答记者问要利用新闻媒介去宣传阐述我们的政策。周恩来特别善于借记者提问为自己找到讲坛,把中国的政策昭告天下,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的传播作用。
(2)巧借桥梁传递信息。新闻媒介的桥梁作用,有利于领导者运用它把信息传播出去或传给特定对象,而这个特定对象可能是利用其他常规手段无法告知的。如周恩来1963年访问亚非14国,有法国记者问对法国有什么要谈的,周恩来及时抓住机会,传递了中国人民对法国人民的友谊。事实证明,这一友好信息后来对促进中法关系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3)善于回避进行周旋。对于记者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按情况由于诸多原因不能作正面回答,就需要采取回避方式。如对方紧追不舍,应与之周旋,绝不能乱了方寸而造成失言。周恩来采取的办法有正面回避,如答“现在还不到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有侧面回避,未置可否。另外还有兜个圈子,留有余地。如1963年一记者问中国是否如英国一官员所说将要试验原子弹,周恩来回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我还不知道此事,请你去问问那位英国大臣,这对我来说还是个新闻。”灵活回避,一下子化被动为主动。
(4)“绵里藏针”,适度反击。外国记者中一些人因立场、价值观与我们不同,提问中表达与我们相反的观点,还有少数对我们不友好的,他们提问就蕴含敌意,甚至恶意挑拨。周恩来对于前者,礼貌客气,耐心解释,但不在原则问题上迎合对方,而是恰到好处地陈述自己的看法。对于后者则抓住时机进行反击,但又适可而止,不失风度。如一位记者当时问:“中国为什么反对东西方和平协商?”显而易见有些敌意,周恩来答道:“中国政府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我不晓得。”反击适度,效果良好。
(5)不卑不亢从容大方。周恩来雍容大度,不卑不亢,既不居高临下使人反感,又不过于谦恭有失身份,而是以从容不迫的风度征服对方。
❶态度坦诚,不虚假。如美国记者问道肯尼迪被刺后有何看法,周恩来答道:“肯尼迪总统的遇害是你们国家的内部事情。当然,暗杀本身是卑鄙可耻的。你知道,我们共产党人反对这类行为,尽管被暗杀的人是敌视新中国的。”合情合理恰到好处,赢得人心。
❷风趣幽默,不呆板。
❸尊重对方,讲礼貌。

☚ 周恩来的谈判艺术   陈毅的演说艺术 ☛
0000279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