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蓄电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蓄电池xù diàn chí

一种电池,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1891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五册《环游地球杂记续录》:“蓄电池置车中而运车行驶者,此较前所述之立竿路旁者省。”1901年《格物质学·电学》:“放电能化分杂质之电池曰副电池。数具连之曰电仓,亦曰蓄电池。福来电仓用铅板二块,涂红铅粉,隔以福兰绒而卷之,浸于淡硫强水内,令电自他电池通过之。”◇电瓶、电仓、发电瓶、蓄电器。

蓄电池battery

又称电瓶。利用内部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供电设备。通常与发电机配合使用。内燃机起动及怠速运转时,由蓄电池供电。内燃机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供电,并向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分为酸性(铅)和碱性(镍铁)两种。拖拉机和汽车上多采用铅蓄电池。蓄电池内部分隔为若干个单格电池,每单格电池的名义电压为2V。各单格蓄电池的电柱通过联接条串联成一整体。铅蓄电池有6V和12V两种。各由3个和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中国产蓄电池用数字和符号来标记。如3-Q-56型蓄电池,表示3个单格,额定电压为6V,Q是起动型蓄电池,额定电容量为56 A·h。

蓄电池

蓄电池xudianchi

是电能的贮存器,其电池反应可以正向和逆向进行。蓄电池放电时为自发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充电后电池容量得到恢复,充放电次数可达千百次。下面介绍3种常用的蓄电池:
❶铅酸蓄电池 1860年由普兰特发明。以海绵铅作负极,涂有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电解质是相对密度约为1.28的硫酸水溶液,电池表示式:


放电时两极活性物质都与硫酸作用转化为硫酸铅。当两极上活性物质表面被不导电的硫酸铅复盖时,放电电压下降很快,放电截止后必须立即充电。因为电池放电时两极生成许多硫酸铅微小晶体,若不及时充电,硫酸铅的微晶颗粒会自行长大,充电时不能全部恢复原状 (称极板的硫酸化) 使电池容量显著下降。
铅酸蓄电池比较笨重,但它稳定可靠,能量转换效率高,所用材料丰富,价格便宜,仍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蓄电池。其缺点是需要经常维护,循环周次不多,只有250~300周次。

❷ 镍镉蓄电池 20世纪初由瑞典的雍格纳发明。正极活性物质为羟基氧化镍,为增加导电性,在其中添加石墨。负极活性物质为海绵状金属镉,装在带孔镀镍极板盒中或烧结在基体上。电解液是相对密度为1.16~1.19的KOH溶液。放电电极反应:



镍镉蓄电池携带使用方便,在计算器、电子仪器、卫星等许多方面都有应用。使用镍镉蓄电池也要防止微晶自动长大的趋势,具体做法是经常定期地、彻底地充放电,如果经常维持浅放电浅充电连续循环使用,则充放电过程中没有被利用的羟基氧化镍会发生反应而改变性质,两极上的活性物质的结晶颗粒会自行长大而失去活性,使电池容量大大减小,寿命缩短。深放电到电池不能工作时立即充电,电池的全部容量才能得到恢复。镍镉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充放电1000~2000周次。

❸ 银锌蓄电池 正极为氧化银,负极为锌,电解液为KOH水溶液,电池表示式:


其电极反应较复杂,这是由于锌在碱性介质中的化合物有ZnO,Zn(OH)2,Zn(OH)-3,Zn(OH)2-4等多种形式,银有高价和低价氧化物AgO,Ag2O等原因造成的。其电池反应可简单表示为:


此电池内阻小,比能量高,能大电流放电。缺点是价格昂贵,循环寿命短,目前除做成蓄电池外,还做成扣式原电池供小型电子仪器和手表使用,其放电电流为微安级,使用寿命为1~2.5年。
☚ 干电池   燃料电池 ☛

蓄电池

蓄电池xudianchi

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充电可以复原继续使用的电池。是由李特尔于1803年首先提出的,但是可供实用的蓄电池直到1859年才制造出来。它是将两块薄铅板浸在稀硫酸中组成的。1881年蓄电池的装置又被改进,充电过程缩短,电池容量也显著提高。最常用的蓄电池是铅蓄电池。把A、B两块铅板插入到硫酸溶液中,铅与硫酸作用的结果,使A、B两块铅板上形成硫酸铅,溶液中也被硫酸铅饱和,这时还没有电动势。给蓄电池充电时,在两板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可看出,充电后,A板上Pbo:成为正极,B板上的Pb成为负极。电解质中硫酸的浓度增加,比重为1.20~1.28。这时将K接到电流计G上,就有电子持续从B板经外电路流到A板上,使指针偏转,蓄电池放电。放电时的反应如下:


放电时的反应恰为充电时反应的逆过程,两电极逐渐恢复到充电前的情况,硫酸的浓度也逐渐减小。当浓度降至约为1.15时,蓄电池就必须充电了。充电时,铅蓄电池的最高电动势为2.2伏;放电时,电动势逐渐降低,低到1.8伏时,必须充电,否则会损坏极板。蓄电池的内阻在正常状态时为0.01欧姆或更小,因此可得到很大的电‘流。不过当电流太大时,电池会被破坏,因此要注意,不能使铅蓄电池短路。
实际应用的铅蓄电池,当然要复杂得多。一般都要设法增加极板的面积。现代的方法是用互相平行的铅棱片组成正极板,而负极则是用铅做成的网,网眼里填充氧化铅糊料,充电时氧化铅就变成铅。这样的电极使、得电池的容量大大增加。另外,还常用串联的方法组成6伏或12伏的蓄电池组。蓄电池在汽车、火车、潜艇上被广泛应用,也是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电源之一。它的缺点是单位重量的蓄能较少,而且危害环境。除铅蓄电池外,近年来研制出不少新型蓄电池。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有镍福蓄电池、银锌蓄电池等。镍锡蓄电池的正极为氢氧化镍,负极为锡,电解液是氢氧化钾溶液,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是:


镍福蓄电池体积小,容量较大,且抗震、寿命长。适用于移动的电子仪表、仪器和通讯等设备。银锌蓄电池正极为氧化银,负极为锌,电解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是:


这种蓄电池是碱性电池,它的特点也是体积小、容量大、抗震。且单位重量的蓄能是其他类型的蓄电池的理~5倍,还可进行大电流放电。因此常用作宇宙航行、人造卫星等的电源。但因电极上需要银,故造价较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兴起了微型电源。例如钮扣形的银锌电池,(基本结构如图所示)使用很普遍,广泛用于电子手表、助听器、袖珍计算器和照相机等电子器件中.微型电池中还有一类是铿电池。下表为银锌蓄电池的型号、规格。

型号尺寸/mm重量/kg电解液
用量/ml
不带电解液带电
解液
2XY-8
XY-20
XYG-45
XY-60
40
40
56
56
38.5
38.5
52
52
120
120
158
158
0.3
0.3
0.62
0.72
0.38
0.38
0.8
0.9
46~48
45~47
120~125
120~125

下表为钮扣形银锌电池的型号、规格。

电池型号额定
电压
/V
额定
容量
/mA·h
放电特性
国产电
池代号
相当国际型号放电
电阻
终止
电压
/V
持续放
电时间
/h
I.E.C美国
A.N.
S.I
日本
J.I.S
1154
1154S
SR44
SR47
WS15
WS16
G13
GS13
1.51506501.1070
1142
1142S
SR43
SR43
WS10
WS10
G12
GS12
12075001.10580
1130
1130S
  G10
GS10
70150001.15740
754
754S
SR48
SR48
WS6
WS5
G5
GS5
65150001.20480
736
736S
SR41
SR41
WS4G3
GS3
35150001.10420

注:代号后面加“s”字母者是适合小电流放电的电池。
☚ 干电池   温差电池 ☛

蓄电池

见“化学”中的“蓄电池”。


蓄电池

经充电能复用的电池。常见的有铅蓄电池、镍铁蓄电池、镍镉蓄电池等。按照不同的供电能力及稳定性能等,用于不同的场所,如交通工具、信号设备、电话通信等方面。


蓄电池

❶可以充电和放电的“伏打”电池。可反复使用。充电时将电能变为化学能贮蓄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变为电能。
❷一种电解电池。放电后通以一个与放电方向相反的电流,可使之恢复到充电状态。

蓄电池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

能通过充电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并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向负载放电的一种电化学直流电源。由正、负极板浸在电解质中,用多孔绝缘隔板相互隔离组成。利用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在电解质中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充放电实现能量转换。由于充、放电过程可多次重复,故又称为二次电池。按电解质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酸性蓄电池(铅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镉-镍蓄电池等)。按用途和结构可分为固定型和移动型。固定型有开口式、封闭式、防酸隔爆式、消氢式、阀控密封式等。移动型有汽车启动用、火车用、船舶用等。通信电源中常用的是固定型蓄电池和汽车启动用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2V,容量以安时(Ah)表示。固定型蓄电池和汽车启动用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分别以25℃时10小时率和20小时率放电安时容量标定。蓄电池是通信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市电正常时与整流器并联浮充对通信设备供电,起平滑滤波作用,市电中断时,则单独供电,保证直流供电不间断。也可用于对UPS或车载移动通信设备供电。此外,还用作内燃机发电机组的启动电源。

☚ 逆变器   内燃机发电机组 ☛

蓄电池

亦称“二次电池”。在部分或全部放电后,以有效地应用充电方法,使其恢复到放电前状态的电池。

蓄电池

storage battery;accumulator(Brit.)


蓄电池

storage battery


蓄电池

storage batte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