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下) > 節慶部 > 夏 > 蒲人 蒲人 púrén 舊俗端午日,以菖蒲刻紥成人像,戴之以辟邪。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帶蒲人》:“《歲時雜記》:‘端五刻蒲爲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王沂公《端五帖子》云:‘明朝知是天中節,旋刻菖蒲要辟邪。’又秦少游《端五詞》云:‘粽團桃柳,盈門共壘,把菖蒲旋刻个人人。’”按,此當由“艾人”演變而來。參見本類該條。 蒲人pú rén〖名词〗 蒲人古族名。又名蒲蛮。明清文献对布朗、德昂族的称谓。其俗,青红布裹头,项以青小珠贯而系之,多者为贵,无则为贱。下穿花裙,身挂花套长衣,膝下系黑藤数道。妇人绾髻于脑后,以花布围腰为裙。赤脚而行,涉水登山,其疾如飞。明时分布在永昌(保山地区)、银生(景东以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开南(景东南思茅一带)等处。清代分布在宁(临沧)、江、镇沅、普洱、楚雄、永昌、景东等府。在顺宁以东部分,因受彝、汉族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