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州唐朝建置。属羁縻州。唐武德二年(619),以契丹内稽部落置辽州,授首领孙敖曹为辽州总管。初治营州城旁之燕支城,后移治营州城中。贞观元年(627),方改称威州。领威化县。后契丹陷营州,乃南迁,寄治于良乡县石窟堡。隶属于幽州。 威州 威州唐代在东北契丹部落地设置的行政区。辽、金沿置。宋在四川设置的行政区。元代沿置。属成都路。《旧唐书·地理志二》: “威州: 武德二年 (公元619年)置辽州总管,自燕支城徙寄治营州城内。七年,废总管府。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 改为威州,隶幽州大都督。所领户,契丹内稽部落。旧领县1 (威化),户729,口4222。天宝,户611,口1869。两京道里,与涿州同。”《元史·地理志三》: “威州: 唐维州。宋改威州,领保宁、通化2县。元,至元十九年 (公元1282年) 并保宁入州。领1县: 通化。” ☚ 王国 威远州 ☛ 威州❶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初称辽州。李渊建唐不久,武德二年(619),契丹※内稽部附唐,被置是州安顿,为开唐纳契丹建州之先。初置总管府,治燕支城,后侨治营州城内(今辽宁省朝阳)。七年(624),废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更名威州,隶幽州都督府。为唐建契丹17州之一。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叛唐,占营州。该州遂徙治良乡之石窟堡。领县1:威化县。据《旧唐书》称,时有729户,4222口。 ❷州名。本唐安乐州改置,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境。宋咸平(988—1003)中入于西夏,作韦州,为西夏韦州监军司驻地,又改祥祐军司。元废,明为宁夏卫韦州千户所。 威州唐大中三年(849年)改长乐州置,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西夏改作韦州。元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