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蒙古农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蒙古农民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蒙古族地区第一个革命刊物。1925年4月18日创刊于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为*农工兵大同盟的机关刊物。以蒙汉两种文字印行。64开铅印本,半月刊。通过文章、歌曲、漫画等各种形式,向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指出蒙古民族求解放的正确道路。内容丰富,通俗易懂。1926年被迫停刊。 《蒙古农民》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蒙古地区的第1个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刊物。1925年1月创刊于蒙藏学校。以蒙汉2种文字印行,每月出2刊。1926年被迫停刊。 蒙古农民 《蒙古农民》1925年4月18日创刊于北京。由1923年冬在北京蒙藏学校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蒙古族第一个党支部主办,我国少数民族斗争史上第一个马列主义刊物。该刊64开铅印本,刊名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周刊,每期售价2枚铜元,农民优惠半价。装帧精致,以辛辣、通俗、流畅的文笔向广大蒙古族劳苦大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宣传党在早期体现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内容丰富。该刊除刊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外,还以歌曲、漫画等形式向读者宣传蒙汉团结起来,反对军阀、帝国主义、王公贵族对蒙古各民族人民的统治和压迫。该刊的编辑兼发行人多松年,生于1906年,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族人,中共党员。在北京蒙藏学校读书时,积极参加反对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曾任该校蒙藏学校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宣传员等职。1925年秋赴苏学习。次年回国后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1927年代表绥察二区参加在武汉举行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返回绥察时途经张家口,被奉系军阀逮捕。在敌人面前,他威武不屈,立场坚定,大义凛然。敌人软硬兼施都没有征服他,最后用五根一尺多长的铁钉,把多松年钉在城墙上,残酷地杀害了年仅22岁的多松年。 ☚ 雷锋精神 楚北日报 ☛ 蒙古农民蒙古地区最早的革命刊物。为中共北方工委领导下的农工兵大同盟机关刊物。在李大钊等人指导下,由多松年、乌兰夫负责编辑,于1925年4月25日在北平(今北京)蒙藏学校正式创刊。以蒙汉两种文字印行。向内蒙古汉等各族人民宣传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和党的民族政策,发表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等政治主张。有《诉苦》、《醒人录》、《好主意》、《蒙古曲》、《外蒙古人民的生活》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1926年被迫停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