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葱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葱栽培史history of scallion growing

葱(Allium spp.)原产中国,是中国栽培历史较久的蔬菜和重要的调味品之一。《礼记·内侧》中已见著录。早已失传的、成书于汉代的《尹都尉书》中有《种葱篇》。
古籍中记载的葱包括百合科葱属的大葱(A.fis-tulosum L.,古代名汉葱或木葱)、分葱(A.fistulosumL.var. caespitosum Makino,古代称冬葱或冻葱)、胡葱(A. ascalonicum L.,古代又名蒜葱、回回葱)和楼葱(A.fistulosum L. var. viviparum Makino)。历代栽培的葱主要是大葱,个别农书中在叙述葱的栽培方法时不提播种;只说栽葱时,先去“冗须”,稍加曝晒,而后再栽,可能是指分葱或胡葱。
葱的栽培历史上遍布全国各地,而以北方,尤其是山东一带栽培较多。清代,山东栽培的大葱不仅有了不同的品种,其中有些品种如鸡腿葱等,现在仍有栽培。
南北朝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栽培大葱采用直播法。《齐民要术》介绍,葱子因三角形粘手,播种时要用炒过的粟谷拌和,一起播下,因为“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于农历七月播种,到第三年农历二三月间收获。在第二年的农历四至八月间平地面将地上部剪去2~3次,使其重发新叶。据说如果不剪,则葱生长不茂;剪的次数过多,则葱根上跳。民国年间,北方某些地方栽培大葱仍有用镰刀割收的办法,可能是这一方法的延续。元代东北一带栽培大葱采用育苗移栽法,将葱苗定植于垄沟中粪土壅培,已与现在山东栽培大葱的方法相类似。清代后期,在苏北某些地方栽培大葱,播种期为春季或秋季,但需在春社或秋社(立春或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后,不可过早,过早则易抽薹。古代栽培大葱很重视土壤耕翻和施用基肥,拟栽培大葱的地常于春季播种绿豆,农历五月间耕翻压青,充作基肥。大葱的生长期比较长,古代于大葱生长的前期,即第一年的秋季,在葱地里间种芫荽,在当年农历十月以前采收,以增加一季收获。准备采种的大葱种株,需另行移栽。种籽采收后薄薄地摊开,使其阴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