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葬近要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葬近要离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梁鸿》:“鸿病,因与 (皋) 伯通及会稽士大夫语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其乡,慎勿听妻子持尸柩去。’后伯通等为求葬处,有要离冢高燥,众人曰:‘要离古烈士,今伯鸾亦清高,令相近。’遂葬要离冢旁。”《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后汉梁鸿临终嘱托不归葬,死后他人为寻葬地于要离冢旁,认为二人一为侠烈之人,一为清高处士,可以为邻。要离为春秋时侠客,曾为吴公子光刺杀庆忌,己亦自杀。后以此典称颂人清高有节操。
用典形式
【近要离】 宋·米芾:“将寻贺老船虚返,欲近要离烈可亲。”
【要离冢孤】 清·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
【葬近要离】 宋·陆游:“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魂傍要离】 清·王士禛:“魂傍要离君爱弟,英灵来往怒涛飞。”
【死近要离墓】 清·王士禛:“生傍伍胥潮,死近要离墓。”
【要离与卜邻】 宋·陆游:“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葬近要离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梁鸿》:“鸿病,因与 (皋) 伯通及会稽士大夫语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其乡,慎勿听妻子持尸柩去。’后伯通等为求葬处,有要离冢高燥,众人曰:‘要离古烈士,今伯鸾亦清高,令相近。’遂葬要离冢旁。”《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后汉梁鸿临终嘱托不归葬,死后他人为寻葬地于要离冢旁,认为二人一为侠烈之人,一为清高处士,可以为邻。要离为春秋时侠客,曾为吴公子光刺杀庆忌,己亦自杀。后以此典称颂人清高有节操。

用典形式

【近要离】 宋·米芾:“将寻贺老船虚返,欲近要离烈可亲。”

【要离冢孤】 清·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

【葬近要离】 宋·陆游:“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魂傍要离】 清·王士禛:“魂傍要离君爱弟,英灵来往怒涛飞。”

【死近要离墓】 清·王士禛:“生傍伍胥潮,死近要离墓。”

【要离与卜邻】 宋·陆游:“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葬近要离

【出处】《太平御览》卷五五三引《东观汉记》:“梁鸿病困,与高伯通及会稽士大夫语曰:‘昔延陵季子葬于赢博之间,不归其乡,慎勿听妻子持尸柩去。’终后,伯通等为求葬处,有要离冢高燥,众人曰:‘要离古烈士,今伯鸾亦清高,令相近。’遂葬要离冢旁。”
【释义】 后汉梁鸿字伯鸾,隐居吴地。病重时与友人高(一作皋)伯通等讲,死后不必运柩回乡。梁死后,伯通等为其寻葬地,见古代侠士要离坟地高燥,认为二人都是品行高洁之士,于是将梁葬于要离坟旁。后以此典称人操行清高,多用于悼念死者。
【例词】 魂傍要离 近要离 要离卜邻 葬近要离 死近要离墓死葬要离侧
【用例】
〔近要离〕 唐·柳宗元《刘二十八诗》:“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死葬要离侧〕 南朝梁·刘孝标《与宋玉山元思书》:“生与渔父同僖,死葬要离墓侧。”
〔要离 卜邻〕 宋·陆游《书叹》:“生无鲍叔能知己,死有要离与卜邻。”
〔葬近要离〕 宋·陆游《言怀》:“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48:03